“少室白云時一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室白云時一歸”全詩
洛陽紫陌幾曾醉,少室白云時一歸。
松雪月高唯鶴宿,煙嵐秋霽到人稀。
知君濟世有長策,莫問滄浪隱釣磯。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贈顓頊山人》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贈給住在顓頊山的隱士
浩氣中蘊含真玉的光輝,
著書的精義進入深奧微妙。
在洛陽的紫陌上幾次陶醉,
偶爾回到少室的白云中。
松樹下的雪和高懸的月亮唯有鶴在宿,
煙霧中的秋天霽后人稀。
我知道你有治理世界的長遠計劃,
不要問我滄浪隱士的漁釣之地。
詩意:
這首詩是劉滄(唐代文學家)向住在顓頊山的隱士贈送的一首詩。詩人贊美了隱士的高尚品格和學識深厚。他贊美隱士是一個有遠大愿景和治理世界長遠計劃的人,不愿意被拘泥于塵世的紛擾。詩人表達了對隱士的欽佩和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隱士的方式來表達對隱士的敬仰。詩中通過描繪隱士的高尚品行和學識淵博,展現了文人對于隱逸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運用自然景物描寫來與隱士的生活方式作對比,以突出隱士的高風亮節。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于紛繁塵世的厭倦和對于寧靜隱逸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對隱士的人格和智慧表示了崇敬之情。
“少室白云時一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uān xū shān rén
贈顓頊山人
hào qì hán zhēn yù piàn huī, zhù shū jīng yì rù xuán wēi.
浩氣含真玉片輝,著書精義入玄微。
luò yáng zǐ mò jǐ céng zuì,
洛陽紫陌幾曾醉,
shǎo shì bái yún shí yī guī.
少室白云時一歸。
sōng xuě yuè gāo wéi hè sù, yān lán qiū jì dào rén xī.
松雪月高唯鶴宿,煙嵐秋霽到人稀。
zhī jūn jì shì yǒu cháng cè, mò wèn cāng láng yǐn diào jī.
知君濟世有長策,莫問滄浪隱釣磯。
“少室白云時一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