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迢遞長江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云迢遞長江遠”全詩
書空蕭寺一僧去,雪滿巴山孤客寒。
落葉墮巢禽自出,蒼苔封砌竹成竿。
碧云迢遞長江遠,向夕苦吟歸思難。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經無可舊居兼傷賈島》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無可舊居兼傷賈島
塵室寒窗我獨看,別來人事幾凋殘。
書空蕭寺一僧去,雪滿巴山孤客寒。
落葉墮巢禽自出,蒼苔封砌竹成竿。
碧云迢遞長江遠,向夕苦吟歸思難。
中文譯文:
我獨自坐在塵室的寒窗前,看著別離后的人事漸漸消散。
圖書靜靜地闊放,蕭寺里的一位僧人離去,巴山上的客人被雪覆蓋著寒冷。
落葉落下,鳥兒飛出窩巢,蒼苔將竹竿封住。
碧云悠長,長江遙遠,夕陽西下時,我苦苦吟唱,思歸難以言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將作者對離別和孤寂的感受表達出來。
第一句詩描繪了作者孤獨坐在塵室的寒窗前,獨自面對人事物變遷的凄涼景象。
第二句詩描述了作者身處雪滿巴山的寒冷,離別使他感到孤獨和凄涼。
第三句詩以落葉、禽鳥的行為來暗喻人世間的離合悲歡。
第四句詩通過描繪蒼苔封住竹竿,說明了在離別和孤寂中,事物的變化和封閉。
最后一句詩表達了作者遠離故鄉的無盡思念和歸期難以言表的苦楚。
這首詩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離別和孤寂的感受的深沉表達,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苦悶。同時,詩中揭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事物的變遷。作者通過對離別和思念的表達,以及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與大自然相交融,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和孤寂的思索和反思。這首詩猶如一幅意境深遠的山水畫,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的秘密和滄桑。
“碧云迢遞長江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wú kě jiù jū jiān shāng jiǎ dǎo
經無可舊居兼傷賈島
chén shì hán chuāng wǒ dú kàn, bié lái rén shì jǐ diāo cán.
塵室寒窗我獨看,別來人事幾凋殘。
shū kōng xiāo sì yī sēng qù,
書空蕭寺一僧去,
xuě mǎn bā shān gū kè hán.
雪滿巴山孤客寒。
luò yè duò cháo qín zì chū, cāng tái fēng qì zhú chéng gān.
落葉墮巢禽自出,蒼苔封砌竹成竿。
bì yún tiáo dì cháng jiāng yuǎn, xiàng xī kǔ yín guī sī nán.
碧云迢遞長江遠,向夕苦吟歸思難。
“碧云迢遞長江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