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綺陌傍楊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停車綺陌傍楊柳”全詩
云鬟高動水宮影,珠翠乍搖沙露光。
心寄碧沉空婉戀,夢殘春色自悠揚。
停車綺陌傍楊柳,片月青樓落未央。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洛神怨》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洛神怨》是一首唐代劉滄創作的詩詞。詩中描述的是主人公子建東歸時的心情和對洛神的思念之情。
詩中提到,子建東歸之際,他滿懷思念之情,看到了飄飄欲仙的洛神在池塘邊行走。洛神的云鬢飄動,水宮的倒影映襯,她身上的珠翠閃爍,宛如沙上露珠閃光。子建的心靈寄托在碧沉中,他們之間相思不舍。夢中的春色殘落,而低垂的樓閣下只有一輪殘月。
整首詩描繪了子建與洛神相見時的場景和他們之間的情感。詩詞運用了華麗的描寫手法,如云鬢、水宮、珠翠等,這些形容詞與名詞的搭配,使得詩詞更顯得華麗而又唯美。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主人公對洛神的戀慕之情,表達了離別時的思念之情。
中文譯文:東歸之時,子建對洛神滿懷思念之情,目睹她在池塘邊行走,云鬢如云飄揚,水宮的倒影閃爍著珠翠般的光芒。子建的心靈在碧沉中寄托著,他們之間的相思之情無法割舍。夢中的春色殘落,而青樓下只有一輪殘月。
詩意與賞析:《洛神怨》通過對子建東歸時與洛神相會的場景及他們之間情感的描寫,表達了離別時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以形容詞和名詞的搭配,使得詩詞充滿了唯美的意境。整首詩以古代詩人擅長的方式展現了對美的追求和對離別的無奈之情。它描繪了美麗的洛神形象,通過與主人公的離別,表現了情感上的痛苦和無奈。整首詩構思巧妙,語言華麗,給讀者帶來了難以忘記的詩意。
“停車綺陌傍楊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shén yuàn
洛神怨
zi jiàn dōng guī hèn sī zhǎng, piāo yáo shén nǚ bù chí táng.
子建東歸恨思長,飄飖神女步池塘。
yún huán gāo dòng shuǐ gōng yǐng,
云鬟高動水宮影,
zhū cuì zhà yáo shā lù guāng.
珠翠乍搖沙露光。
xīn jì bì chén kōng wǎn liàn, mèng cán chūn sè zì yōu yáng.
心寄碧沉空婉戀,夢殘春色自悠揚。
tíng chē qǐ mò bàng yáng liǔ, piàn yuè qīng lóu luò wèi yāng.
停車綺陌傍楊柳,片月青樓落未央。
“停車綺陌傍楊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