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雨馀芳草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水雨馀芳草合”全詩
九衢春盡生鄉夢,千里塵多滿客衣。
流水雨馀芳草合,空山月晚白云微。
金門自有西來約,莫待螢光照竹扉。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送友人下第東歸》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楊花在灞岸上繁密地飛舞著,我傾倒了幾次酒杯與你話別東歸之事。城中的春天已經過去了,我在鄉間的夢中覺醒,千里之外的塵土弄臟了我的衣袍。流水與雨后的芳草交織在一起,空山上的月亮漸漸升起,白云微微飄動。金門自有西方的約定,不要等待螢火蟲的光照亮竹門。
詩意:
這首詩是描寫送別友人東歸的情景。詩人在春天的灞岸上與友人聚會,幾次舉杯傾訴話別之情。友人東歸后,詩人感嘆城中的春天已經過去,而自己卻仍沉浸在鄉村的夢境中。詩中表達了距離之遠,思念之切,詩人對友人的期待和祝福,以及友人的歸來之約定。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別離情懷,以及對友人的思念和期待。詩人通過描繪楊花飛舞、城市中春盡鄉間夢醒、陌生的塵土弄臟衣袍等細節,表達了友人離別后的孤獨和對歸來的期盼之情。詩中的“空山月晚白云微”和“金門自有西來約”等句子,描繪了寂靜的山林和翱翔的云彩,為詩增添了一絲浪漫之感。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抓住人物情感的核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流水雨馀芳草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u rén xià dì dōng guī
送友人下第東歸
mò mò yáng huā bà àn fēi, jǐ huí qīng jiǔ huà dōng guī.
漠漠楊花灞岸飛,幾回傾酒話東歸。
jiǔ qú chūn jǐn shēng xiāng mèng,
九衢春盡生鄉夢,
qiān lǐ chén duō mǎn kè yī.
千里塵多滿客衣。
liú shuǐ yǔ yú fāng cǎo hé, kōng shān yuè wǎn bái yún wēi.
流水雨馀芳草合,空山月晚白云微。
jīn mén zì yǒu xī lái yuē, mò dài yíng guāng zhào zhú fēi.
金門自有西來約,莫待螢光照竹扉。
“流水雨馀芳草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