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處晴云度翠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處晴云度翠微”全詩
夾路野花迎馬首,出林山鳥向人飛。
一谿寒水涵清淺,幾處晴云度翠微。
自是謝公心近得,登樓望月思依依。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從鄭郎中高州游東潭》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從鄭郎中高州游東潭
煙霧蒙蒙才剛進入潮濕的翠幕,高高的欄桿上風清酒意猶存。夾道上的野花迎接馬首,出林時山鳥向人飛翔。一道寒谷的清水潺潺流淌,幾處晴空的白云飄蕩微微。自從謝公念及心事,登上樓頂眺望月亮依依。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高州游東潭的情景。煙霧籠罩著郊外的山水,晚霞漸漸歸去,而高檻上的風吹拂著作者的酒意尚存。行馬經過的小路兩旁,野花簇擁著迎接馬頭而來,走出林間,山中的鳥兒紛紛飛過人頭。寒谷中的水清澈見底,碧翠的云朵在晴天中飄蕩。作者站在樓上,念著心事,仰望著皓月,思緒纏繞著不離。
賞析:這首詩以唐代劉滄的獨特視角描繪了高州游東潭的情景,通過細膩地描繪景物,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細致觀察和感受。將煙霧的蒙蒙、高檻的風清、野花的迎接、山鳥的飛翔等景物進行了相互呼應和襯托,傳達了一種閑適、寧靜、純凈的意境。詩中描繪的一谿寒水和晴云的景象,顯示出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贊美。最后,作者在登樓望月的境界上,表達了他的思緒和情感糾結,表達了對謝公的懷念和思念之情。整首詩意境幽深,意蘊豐富,令人沉醉其中。
“幾處晴云度翠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zhèng láng zhōng gāo zhōu yóu dōng tán
從鄭郎中高州游東潭
yān lán wǎn rù shī jīng qí, gāo kǎn fēng qīng zuì wèi guī.
煙嵐晚入濕旌旗,高檻風清醉未歸。
jiā lù yě huā yíng mǎ shǒu,
夾路野花迎馬首,
chū lín shān niǎo xiàng rén fēi.
出林山鳥向人飛。
yī xī hán shuǐ hán qīng qiǎn, jǐ chù qíng yún dù cuì wēi.
一谿寒水涵清淺,幾處晴云度翠微。
zì shì xiè gōng xīn jìn dé, dēng lóu wàng yuè sī yī yī.
自是謝公心近得,登樓望月思依依。
“幾處晴云度翠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