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樹寒鴉半夜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樹寒鴉半夜啼”全詩
長天月影高窗過,疏樹寒鴉半夜啼。
池水竭來龍已去,老松枯處鶴猶棲。
傷心可惜從前事,寥落朱廊墮粉泥。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題古寺》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古寺》是一首唐代詩詞,由劉滄創作。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古寺滄桑蕭條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悲喜的思考和感嘆。
中文譯文:
古寺荒涼我偶爾留宿的時候,
寒冷更深,霜壓低垂的竹枝。
長天的月影通過高窗射入,
稀疏的樹上,寒鴉在半夜啼鳴。
池水已經干涸,龍已經離去,
老松樹干枯萎,只有鶴仍停棲。
可悲地惋惜往事,
朱廊冷寂,滿地灑落的紅粉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荒涼蕭條的景象,通過描寫古寺的衰敗和寥落,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嘆。古寺作為一個象征,代表著歲月的流轉和事物的更迭。詩中用寒冷的冬日和霜壓低垂的竹枝來表現古寺的冷落和凄涼,用長天的月影和寒鴉的啼鳴來表現夜空的寂靜和孤獨。池水干涸、龍離去和老松干枯則更加強調了古寺的凋敝和廢墟感。最后,詩人在朱廊墮落的粉泥中感嘆往事的可惜和悲傷,鋪陳了詩人對于流逝的歲月和逝去的時光的無奈和感慨。
整首詩以古寺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來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深深感傷。通過寺廟的衰敗和荒涼,詩人抒發了自己對于時光流失和歷史滄桑的思考和感嘆。詩中運用了形象鮮明的描寫手法,通過濃郁的冬季冷寂氣氛來強化古寺的凄涼形象,增強了讀者對于荒寺的感受。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于人事無常的思考和感慨,表現出一種對于歲月流逝和事物消散的深深悲傷之情。
“疏樹寒鴉半夜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gǔ sì
題古寺
gǔ sì xiāo tiáo ǒu sù qī, gēng shēn shuāng yā zhú zhī dī.
古寺蕭條偶宿期,更深霜壓竹枝低。
cháng tiān yuè yǐng gāo chuāng guò,
長天月影高窗過,
shū shù hán yā bàn yè tí.
疏樹寒鴉半夜啼。
chí shuǐ jié lái lóng yǐ qù, lǎo sōng kū chù hè yóu qī.
池水竭來龍已去,老松枯處鶴猶棲。
shāng xīn kě xī cóng qián shì, liáo luò zhū láng duò fěn ní.
傷心可惜從前事,寥落朱廊墮粉泥。
“疏樹寒鴉半夜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