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岸煙消洛水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岸煙消洛水平”全詩
芳草衡門無馬跡,古槐深巷有蟬聲。
夕陽云盡嵩峰出,遠岸煙消洛水平。
今夜南原賞佳景,月高風定苦吟生。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寓居寄友人》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住在這里,寄給友人
雨過后,空館中竹陰清涼,
我獨自坐在書窗前,思緒萬般糾結。
芳草叢中,門前沒有馬車的痕跡,
古老的槐樹遮蔽的小巷,傳來蟬鳴聲。
夕陽西下,云散開,嵩山峰出現在眼前,
遠處河岸的煙霧消散,洛水平靜如鏡。
今夜南原的美景令人陶醉,
月高風息,我不禁苦思冥想。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以細膩而凄清的筆觸刻畫了詩人在一個清幽的地方孤獨居住的景象。雨過后,館中的竹林變得清涼宜人,詩人獨坐窗前,沉浸在思鄉之情。詩中描繪了寧靜而古老的環境,沒有馬車的軌跡,只有蟬鳴的聲音。借助夕陽西下、云散、嵩山峰的出現等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思念和渴望。最后,詩人提到今夜南原的美景,他站在月光下,風也停息了,苦思寄托在吟詩之中。整首詩意味深長,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抒情詞句,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在異鄉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遠岸煙消洛水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jū jì yǒu rén
寓居寄友人
yǔ yú xū guǎn zhú yīn qīng, dú zuò shū chuāng zhěn lǚ qíng.
雨馀虛館竹陰清,獨坐書窗軫旅情。
fāng cǎo héng mén wú mǎ jī,
芳草衡門無馬跡,
gǔ huái shēn xiàng yǒu chán shēng.
古槐深巷有蟬聲。
xī yáng yún jǐn sōng fēng chū, yuǎn àn yān xiāo luò shuǐ píng.
夕陽云盡嵩峰出,遠岸煙消洛水平。
jīn yè nán yuán shǎng jiā jǐng, yuè gāo fēng dìng kǔ yín shēng.
今夜南原賞佳景,月高風定苦吟生。
“遠岸煙消洛水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