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閣香簾奪燕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畫閣香簾奪燕窠”全詩
朱宮晚樹侵鶯語,畫閣香簾奪燕窠。
疏影暗棲寒露重,空城饑噪暮煙多。
誰令不解高飛去,破宅荒庭有網羅。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黃雀行》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黃雀行》的中文譯文如下:
欲竊高倉集御河,
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宮晚樹侵鶯語,
畫閣香簾奪燕窠。
疏影暗棲寒露重,
空城饑噪暮煙多。
誰令不解高飛去,
破宅荒庭有網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融入了社會現實的思考。詩中以黃雀為主角,通過描繪黃雀的行為和環境,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社會局勢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了黃雀欲竊高倉集御河。黃雀是一種常見的小鳥,而高倉集御河則代表著豐富的糧食和財富,是權貴的收藏之地。黃雀雖有竊心,卻只能翩翩地徘徊在集御河的上空,因為它畏懼著秋天的波瀾和變化。這里可以看出作者通過黃雀的行為,暗示了社會底層的溫飽問題以及那些想要改變現狀卻又畏懼風險的人們。
其次,詩中描寫了朱宮晚樹侵鶯語,畫閣香簾奪燕窠。朱宮是指帝王所居的宮殿,晚樹侵鶯語表明了秋天漸漸來臨,燕子也即將離去。畫閣是一個精美的建筑,而簾帷則是代表豪華和繁華的象征。這里可以看出作者通過描繪朱宮晚樹和畫閣香簾,隱喻了權貴階層的奢華和享樂。而黃雀想要奪取燕子的窩巢,也可以理解為社會底層群眾對權貴富貴生活的渴望和追逐。
最后,詩中描述了疏影暗棲寒露重,空城饑噪暮煙多。疏影暗棲是指影子疏落而隱藏的棲息地,寒露重則暗示了秋天悄悄降臨。空城饑噪暮煙多則表現出了社會底層的貧困和饑餓,以及城市的荒廢和蕭條。這里作者通過黃雀的遭遇,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思考。
整首詩細膩而含蓄地表達了社會底層的溫飽問題、權貴的奢華生活以及城市的荒廢和貧窮。黃雀行則可以理解為社會中努力追求富貴與自由的個體,但卻受限于現實的環境和條件,并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此詩用黃雀作為象征和隱喻,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反思。
“畫閣香簾奪燕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què xíng
黃雀行
yù qiè gāo cāng jí yù hé, piān piān yí dù wèi qiū bō.
欲竊高倉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zhū gōng wǎn shù qīn yīng yǔ,
朱宮晚樹侵鶯語,
huà gé xiāng lián duó yàn kē.
畫閣香簾奪燕窠。
shū yǐng àn qī hán lù zhòng, kōng chéng jī zào mù yān duō.
疏影暗棲寒露重,空城饑噪暮煙多。
shuí lìng bù jiě gāo fēi qù, pò zhái huāng tíng yǒu wǎng luó.
誰令不解高飛去,破宅荒庭有網羅。
“畫閣香簾奪燕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