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書寄萬重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封書寄萬重心”全詩
秦女紅妝空覓伴,郢郎白雪少知音。
長亭古木春先老,太華青煙晚更深。
獨向灞陵東北望,一封書寄萬重心。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長安寓居寄柏侍郎》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寓居寄柏侍郎》
霜輕兩鬢欲相侵,
愁緒無端不可尋。
秦女紅妝空覓伴,
郢郎白雪少知音。
長亭古木春先老,
太華青煙晚更深。
獨向灞陵東北望,
一封書寄萬重心。
中文譯文:
秋霜輕輕地蔓延在我的兩鬢之間,
憂愁的情緒無端地困擾著我,無法尋找原因。
秦女以艷麗妝容不停地尋找伴侶,
郢郎在白雪之中,鮮少有知音相伴。
長亭上的古老樹木早已春先而衰老,
太華山的青煙在晚上更加深濃。
獨自望向灞陵的東北方向,
一封書寄給你,代表萬重的心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頻寄給友人柏侍郎的長詩,描繪了自己在長安的居住生活的一些感慨和思念。首句以霜輕兩鬢來暗示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老去,傳達了作者內心世事無常的感慨。接著,憂愁的情緒在無端中若隱若現,增添了一絲憂郁的氛圍。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秦女和郢郎,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尋覓知音、尋找真愛的艱難和孤獨。接著的兩句以長亭和太華山為背景,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景物的變遷,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憂傷情緒。最后兩句通過獨自望向灞陵的東北方向和寄送一封書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深深的情感。
這首詩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念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寓居生活中的點滴細節,揭示了人生無常和孤獨的主題。詩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襯,細膩而深刻地表達了人們在尋求真愛和知音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和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之感。
“一封書寄萬重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yù jū jì bǎi shì láng
長安寓居寄柏侍郎
shuāng qīng liǎng bìn yù xiāng qīn, chóu xù wú duān bù kě xún.
霜輕兩鬢欲相侵,愁緒無端不可尋。
qín nǚ gōng zhuāng kōng mì bàn,
秦女紅妝空覓伴,
yǐng láng bái xuě shǎo zhī yīn.
郢郎白雪少知音。
cháng tíng gǔ mù chūn xiān lǎo, tài huá qīng yān wǎn gēng shēn.
長亭古木春先老,太華青煙晚更深。
dú xiàng bà líng dōng běi wàng, yī fēng shū jì wàn zhòng xīn.
獨向灞陵東北望,一封書寄萬重心。
“一封書寄萬重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