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思太守惠無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因思太守惠無窮”全詩
自從版筑興農隙,長與耕耘致歲豐。
漲接星津流蕩漾,寬浮云岫動虛空。
想當戰國開時有,范蠡扁舟祗此中。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鏡湖夜泊有懷(東晉太守馬臻所筑)》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鏡湖夜泊有懷(東晉太守馬臻所筑)》是唐代詩人李頻創作的一首詩詞。它表達了對東晉太守馬臻的景仰和敬意。
詩中描述了廣水上的遙堤極富有利物之功,使人聯想到東晉太守馬臻的仁政。他通過修筑堤壩,推動興農辦學,勤耕致富,使農業生產年年豐收。詩人提到,廣水漲潮之時,星星的倒映在湖水中,看起來像是云岫在動,給人以一種曠遠寬闊的感覺。
詩人通過描述東晉太守馬臻所筑的堤壩和廣水的美景,表達了對馬臻的敬佩和景仰之情。他還把東晉時期范蠡的扁舟與這個景色聯系在一起,顯示了對馬臻仁政的贊美,認為馬臻的治理功績堪比古代名臣范蠡。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與偉大人物的結合,體現了作者對人文和自然景觀的共鳴,以及對馬臻仁政的贊譽。它融合了人文景觀和觀照歷史的思考,表現了作者對時代英雄的景仰之情。
“因思太守惠無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hú yè pō yǒu huái dōng jìn tài shǒu mǎ zhēn suǒ zhù
鏡湖夜泊有懷(東晉太守馬臻所筑)
guǎng shuǐ yáo dī lì wù gōng, yīn sī tài shǒu huì wú qióng.
廣水遙堤利物功,因思太守惠無窮。
zì cóng bǎn zhù xìng nóng xì,
自從版筑興農隙,
zhǎng yǔ gēng yún zhì suì fēng.
長與耕耘致歲豐。
zhǎng jiē xīng jīn liú dàng yàng, kuān fú yún xiù dòng xū kōng.
漲接星津流蕩漾,寬浮云岫動虛空。
xiǎng dāng zhàn guó kāi shí yǒu, fàn lǐ piān zhōu zhī cǐ zhōng.
想當戰國開時有,范蠡扁舟祗此中。
“因思太守惠無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