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江南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有江南客”全詩
每日醒還醉,無人是與非。
架書抽讀亂,庭果摘嘗稀。
獨有江南客,思家未得歸。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過嵩陰隱者》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嵩陰隱者》是唐代李頻所寫的一首詩。詩意描繪的是詩人訪問位于嵩山腳下的一位隱士的情景。
譯文如下:
站在門前眺望少室山,倚著拐杖重新穿上衣衫。
每天醒來又醉,沒有人可以判斷是非。
桌上堆滿了書,隨意翻閱錯亂無序。
院子里的果樹果實稀少,摘些品嘗也難尋找。
只有遠方江南的客人,思念家鄉卻無法回歸。
這首詩通過描寫隱士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隱士生活淡泊,每天都顯得無所事事,不分白天黑夜,醒來又醉去,不去判斷是非,無人傾訴。隨意翻閱書籍,沒有規律,也無法真正吸收其中的知識。隱士所住的地方果樹不多,果實也不豐盛,摘取品嘗也不易。詩人覺得,唯有遠方江南的客人,才能懂得他對家鄉的思念,但卻無法實現回家的愿望。
整首詩描繪了隱士的貧瘠而淡泊的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將隱士和詩人的情感融為一體。詩人對家鄉的向往和追憶,與隱士抽象、孤獨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給讀者帶來了強烈的印象和情感上的共鳴。
“獨有江南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sōng yīn yǐn zhě
過嵩陰隱者
dāng mén kàn shǎo shì, yǐ zhàng fù pī yī.
當門看少室,倚杖復披衣。
měi rì xǐng hái zuì, wú rén shì yǔ fēi.
每日醒還醉,無人是與非。
jià shū chōu dú luàn, tíng guǒ zhāi cháng xī.
架書抽讀亂,庭果摘嘗稀。
dú yǒu jiāng nán kè, sī jiā wèi dé guī.
獨有江南客,思家未得歸。
“獨有江南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