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岐仍犯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岐仍犯雪”全詩
擬住還求己,須歸不為身。
臨岐仍犯雪,掛席始離塵。
共泣東風別,同為滄海人。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送友人下第歸宛陵》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友人下第歸宛陵》是唐代李頻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離別時的傷感和相思之情。
詩中描繪了長期離別后的重逢,朋友即將離開遠方回到宛陵的家鄉。詩人感嘆天涯漫漫的離別之路,寂寞的冬春,但同時也表達了希望友人歸來后能夠定居下來的心愿。詩人與友人相互道別時,一同悲哭,共同是滄海的人,努力尋找著自己的歸宿。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離別的傷感。通過描繪友人離去的情景以及友人歸來時的歡樂,詩人表達了離別和重逢的情感,凸顯了人情的脆弱和感傷。
譯文如下:
天涯長戀親,
Far apart, longing for my loved ones,
闕下獨傷春。
In the palace, I'm the only one saddened by spring.
擬住還求己,
I aspire to settle down, but also seek my own path,
須歸不為身。
I must return, not for myself alone.
臨岐仍犯雪,
As I send you off, snow starts to fall,
掛席始離塵。
Curtains hang as we part ways.
共泣東風別,
Together we weep, parting by the east wind,
同為滄海人。
Both of us belong to the vast sea.
這首詩展現了離別時的思念和重逢時的喜悅,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和對自己歸宿的希望。通過樸實、明快的語言,詩人成功地抒發了離別和重逢的情感,表現了人情的脆弱和感傷。
“臨岐仍犯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u rén xià dì guī wǎn líng
送友人下第歸宛陵
tiān yá zhǎng liàn qīn, què xià dú shāng chūn.
天涯長戀親,闕下獨傷春。
nǐ zhù hái qiú jǐ, xū guī bù wéi shēn.
擬住還求己,須歸不為身。
lín qí réng fàn xuě, guà xí shǐ lí chén.
臨岐仍犯雪,掛席始離塵。
gòng qì dōng fēng bié, tóng wèi cāng hǎi rén.
共泣東風別,同為滄海人。
“臨岐仍犯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