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枕即聞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欹枕即聞猿”全詩
奉親無別業,謁帝有何門。
水宿驚濤浦,山行落葉村。
長安長夢去,欹枕即聞猿。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旅懷》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旅途思念,共享一片心靈。只言吾道不滅,懷念親人無別業。前往朝拜皇帝,何門可謁。在水邊宿落,驚濤拍岸。行進山間,路過落葉村莊。離開長安,夢境漫長,側耳能聽到猿猴的叫聲。
詩意:《旅懷》是一首表達旅途思念之情的詩歌。詩人在旅途中感嘆萬里之遙卻能共享相同的心靈世界,即便在遠離親人的行程中,仍懷念他們。詩人同時問自己,離家奔向長安拜見皇帝,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境界。詩人描述了旅途中的奇遇,睡在水邊卻被巨浪打擾,行進山間時經過村莊。最后,詩人描述離開長安,他的夢境漫長,瞇著眼睛也能聽到猿猴的叫聲。
賞析:《旅懷》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旅途中的心情和景物。詩人在旅行中思念親人,對自己的追求有所思考。同時,通過描寫旅途中的驚濤和行進山間的景物,詩人給讀者展現了旅途的不可預測性和多變性。最后,以長安為背景的最后兩句,表達了離開大城市后的孤獨和對故鄉的思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共鳴與思索。
“欹枕即聞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huái
旅懷
wàn lǐ gòng xīn lùn, tú yán wú dào cún.
萬里共心論,徒言吾道存。
fèng qīn wú bié yè, yè dì yǒu hé mén.
奉親無別業,謁帝有何門。
shuǐ sù jīng tāo pǔ, shān xíng luò yè cūn.
水宿驚濤浦,山行落葉村。
cháng ān zhǎng mèng qù, yī zhěn jí wén yuán.
長安長夢去,欹枕即聞猿。
“欹枕即聞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