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又將冤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況又將冤抱”全詩
一第何多難,都城可少知。
江山非久適,命數未終奇。
況又將冤抱,經春杜魄隨。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送于生入蜀》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于生入蜀》是唐代詩人李頻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送別的形式,表達了對好友于生入蜀的思念之情。
詩中描述了于生離家進入蜀地的艱辛道路,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和相思之情。詩人說道:“家吳聞入蜀,道路頗乖離。一第何多難,都城可少知。”詩意是指于生辭別家鄉,踏上入蜀的旅途,道路頗為曲折。把一路艱辛和離別的無奈交織表達,描繪出詩人揮淚送別的場景。
詩人接著寫道:“江山非久適,命數未終奇。況又將冤抱,經春杜魄隨。”詩人意思是說盡管江山美麗,但是難以永遠安定,人的命運也無法預測。更何況友人于生還背負著冤屈之事,如同春天的杜鵑啼血一般,身心俱疲。
整首詩情感真摯,言辭簡練,通過描繪于生離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友人未來的關心與慰勞。詩詞揭示了唐代人情之態和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
“況又將冤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ú shēng rù shǔ
送于生入蜀
jiā wú wén rù shǔ, dào lù pō guāi lí.
家吳聞入蜀,道路頗乖離。
yī dì hé duō nàn, dū chéng kě shǎo zhī.
一第何多難,都城可少知。
jiāng shān fēi jiǔ shì, mìng shù wèi zhōng qí.
江山非久適,命數未終奇。
kuàng yòu jiāng yuān bào, jīng chūn dù pò suí.
況又將冤抱,經春杜魄隨。
“況又將冤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