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巴江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里巴江水”全詩
亂山無陸路,行客在孤舟。
洶洶灘聲急,冥冥樹色愁。
免為三不吊,已白一生頭。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八月上峽(一作八月峽口作)》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月上峽(一作八月峽口作)
萬里巴江水,秋來滿峽流。
亂山無陸路,行客在孤舟。
洶洶灘聲急,冥冥樹色愁。
免為三不吊,已白一生頭。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頻創作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巴江流淌在八月的峽谷中,河水翻滾澎湃,山巒起伏,行人乘坐孤舟行進。這里沒有陸路可通,行人只能在孤舟上行進。
詩中運用了形容詞和動詞來描繪江水的氣勢和峽谷的景色。洶洶的灘聲和冥冥的樹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孤寂。最后兩句“免為三不吊,已白一生頭”,表達了詩人的豪情壯志,他寧愿不去追求功名地過一生,保持自己的獨立和自由。
這首詩通過描繪八月時節的峽谷景色,抒發了詩人對自由與獨立的追求,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泊和執著。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在簡潔的表達中蘊含了詩人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獨立見解。
“萬里巴江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yuè shàng xiá yī zuò bā yuè xiá kǒu zuò
八月上峽(一作八月峽口作)
wàn lǐ bā jiāng shuǐ, qiū lái mǎn xiá liú.
萬里巴江水,秋來滿峽流。
luàn shān wú lù lù, xíng kè zài gū zhōu.
亂山無陸路,行客在孤舟。
xiōng xiōng tān shēng jí, míng míng shù sè chóu.
洶洶灘聲急,冥冥樹色愁。
miǎn wèi sān bù diào, yǐ bái yī shēng tóu.
免為三不吊,已白一生頭。
“萬里巴江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