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酒提壺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勸酒提壺鳥”全詩
清渾天氣曉,綠動浪花春。
勸酒提壺鳥,乘舟震澤人。
誰知滄海月,取桂卻來秦。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送陸肱歸吳興》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送陸肱回到吳興。雪后江面已離開,風景依舊美麗。天氣晴朗清澈,在清晨綠水中波濤起伏,猶如春天的浪花一樣。勸酒的鳥兒挑著酒壺,乘船過震澤的人們。誰知道滄海的明月,卻偏偏來到了秦地取桂。
詩意和賞析:“送陸肱歸吳興”這首詩是唐代李頻寫給陸肱的送別詩。詩人描述了雪后江上的景色,展現了故國令人新鮮感受的美麗景色。詩中用清晨的光線和綠色的浪花描繪江面,顯得清新而生動。詩人還描繪了乘船過程中的情景,有一種勸酒的情趣,充滿了歡樂和閑適的氛圍。然后詩人表達了對陸肱的送別之情,希望他能夠順利回到吳興。最后,詩人以滄海的明月的形象進行抒發,說明明月出現在意料之外的地方是稀有的。
這首詩具有動人的詩意和細膩的描寫,通過對景物的細致觀察和對情感的表達,表現了詩人對故國以及友誼的思念和祝福。同時,詩中出現的意外之美也讓人感到驚奇和贊嘆。整體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豪放的情感,展示了唐代詩人的才華和敏銳的觀察力。
“勸酒提壺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ù gōng guī wú xīng
送陸肱歸吳興
xuě hòu jiāng shǎng qù, fēng guāng gù guó xīn.
雪后江上去,風光故國新。
qīng hún tiān qì xiǎo, lǜ dòng làng huā chūn.
清渾天氣曉,綠動浪花春。
quàn jiǔ tí hú niǎo, chéng zhōu zhèn zé rén.
勸酒提壺鳥,乘舟震澤人。
shéi zhī cāng hǎi yuè, qǔ guì què lái qín.
誰知滄海月,取桂卻來秦。
“勸酒提壺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