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貴獨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蘭貴獨芳”全詩
日亂看江樹,身飛逐楚檣。
后期誰可定,臨別語空長。
遠宦須清苦,幽蘭貴獨芳。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送新安少府》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新安少府》
南浮雖六月,風水已秋涼。
日亂看江樹,身飛逐楚檣。
后期誰可定,臨別語空長。
遠宦須清苦,幽蘭貴獨芳。
譯文:
南邊的河面雖然是六月,但風水卻已經有了秋天的涼意。
陽光亂照,透過江邊的樹木,我飛身追逐著楚地的船檣。
將來的日子誰能夠預料,與你臨別時的話語空落長街。
遠離家鄉做官必須忍受清貧的苦楚,像幽蘭一樣不向外界屈服。
詩意和賞析:
這首《送新安少府》是唐代文學家李頻寫給他的朋友送行的詩。整首詩以描寫景物的方式,抒發了離別之情和官場艱辛的主題。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南方的天氣仍然如六月一樣炎熱,但感覺卻已經透著秋意。這種交替的季節變遷給人以不安和離別的感覺。
接著詩中出現了亂日和江樹的描寫。這里的亂日暗示著內心的不安和雜亂的思緒。江樹可能象征著離別之后的無邊無際的旅途,以及作者對朋友離去的留戀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以“后期誰可定,臨別語空長”表達了對未知未來的不確定感和對別離的感慨。不知道將來的日子會怎樣,離別時的話語仿佛都變得空洞和漫長。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遠離家鄉做官的艱辛要求,以及他對朋友獨特而珍貴的品質的贊美。遠離家鄉要面對的是清苦和艱辛,只有像幽蘭一樣獨特卻不隨波逐流的品質才能在官場中得以立足。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官場生活的真實而坦誠的揭示。通過描繪景物、情感與抒發主題的結合,詩呈現了深沉而動人的離別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幽蘭貴獨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īn ān shào fǔ
送新安少府
nán fú suī liù yuè, fēng shuǐ yǐ qiū liáng.
南浮雖六月,風水已秋涼。
rì luàn kàn jiāng shù, shēn fēi zhú chǔ qiáng.
日亂看江樹,身飛逐楚檣。
hòu qī shuí kě dìng, lín bié yǔ kōng zhǎng.
后期誰可定,臨別語空長。
yuǎn huàn xū qīng kǔ, yōu lán guì dú fāng.
遠宦須清苦,幽蘭貴獨芳。
“幽蘭貴獨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