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偃戈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子偃戈年”全詩
使君開幕日,天子偃戈年。
風雨依嵩嶺,桑麻接楚田。
新詩隨過客,旋滿洛陽傳。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送姚評事》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姚評事》是唐代文學家李頻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儒服從武裝離去,應知勝利之事已全。使君開壘之日,天子放下戈兵數年。風雨隨著嵩嶺而來,桑麻相繼接連楚地。新詩隨隨便途人,很快傳遍洛陽城。
詩意:
這首詩詞以送別姚評事為主題,通過對戰爭與和平的對比,表達了對和平時期的渴望與期待。詩中提到了“儒服從武裝離去”,強調了文化和平的重要性。使君開壘之日,則是指國家安定的象征,天子放下戈兵數年則表示國家不用動用武力已經多年,給人們帶來了安定與和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將對和平的渴望與思考表達了出來。通過對歷史事件的描述,作者表現出對和平的向往和珍視。詩中嵩嶺、楚地等地名具有地域色彩,增強了詩詞的寫實感。而洛陽城作為當時的國際都市,有著流動和傳播新詩的特征,也體現了詩人對和平的期望希冀。整首詩用短短的幾句話,深情扼要地表達了對和平的希望和珍視。
“天子偃戈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o píng shì
送姚評事
rú fú cóng róng qù, xū zhī shèng shì quán.
儒服從戎去,須知勝事全。
shǐ jūn kāi mù rì, tiān zǐ yǎn gē nián.
使君開幕日,天子偃戈年。
fēng yǔ yī sōng lǐng, sāng má jiē chǔ tián.
風雨依嵩嶺,桑麻接楚田。
xīn shī suí guò kè, xuán mǎn luò yáng chuán.
新詩隨過客,旋滿洛陽傳。
“天子偃戈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