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傾白酒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傾白酒眠”全詩
池塘來乳洞,禾黍接芝田。
起看青山足,還傾白酒眠。
不知塵世事,雙鬢逐流年。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游四明山劉樊二真人祠,題山下孫氏居》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長久以來,居住在神仙壇下,全家都是地府仙人。池塘中流出奶液,禾黍相連成芝田。起身觀賞青山的頂峰,又倒上白酒進入夢鄉。不知曉塵世的事情,雙鬢隨著歲月流逝。
詩意:這首詩寫了游四明山的景色和其中的劉樊二真人祠,以及山下的孫氏居。詩人描述了這個地方如仙境一般,居住在這里的人們都像是仙人一樣神奇。他們的池塘流出奶液,禾黍連成一片。詩人也觀賞了山的美景并享受了樂趣,在醉酒中進入夢鄉。他感嘆自己對塵世的無知,歲月的流逝讓他的雙鬢變白。
賞析:這首詩通過描寫四明山的景色和其中的人文景觀來表達作者對仙境一般的山居生活的向往和羨慕。通過描述池塘中奶液流出、禾黍接連成芝田等奇觀,展現了這個地方與塵世世俗不同的神奇之處。詩人借游山之樂來逃避塵世的紛擾,享受寧靜與美景,并沉醉于白酒之中。但他也意識到自己對塵世事物的無知,歲月的流逝帶來了明顯的痕跡。整首詩以飽含哲理和感慨的語言,描繪了仙境般的山居生活,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還傾白酒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sì míng shān liú fán èr zhēn rén cí, tí shān xià sūn shì jū
游四明山劉樊二真人祠,題山下孫氏居
jiǔ zài xiān tán xià, quán jiā shì dì xiān.
久在仙壇下,全家是地仙。
chí táng lái rǔ dòng, hé shǔ jiē zhī tián.
池塘來乳洞,禾黍接芝田。
qǐ kàn qīng shān zú, hái qīng bái jiǔ mián.
起看青山足,還傾白酒眠。
bù zhī chén shì shì, shuāng bìn zhú liú nián.
不知塵世事,雙鬢逐流年。
“還傾白酒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