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征兵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歲征兵去”全詩
歲歲征兵去,難防塞草秋。
見說靈州戰,沙中血未干。
將軍日告急,走馬向長安。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聞北虜入靈州二首》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北虜入靈州二首》是唐代詩人李頻的一首詩,描述了北方敵人入侵靈州的情景,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國家的危機感。
河冰一夜合,虜騎入靈州。
北方寒冷的河水在一夜之間凍結,敵人的騎兵入侵了靈州。
歲歲征兵去,難防塞草秋。
每年都要出征征兵,難以防備草原的秋季。
見說靈州戰,沙中血未干。
聽說靈州的戰斗,沙地上的血跡還沒有干。
將軍日告急,走馬向長安。
將軍每天都在發急的緊急通報,騎馬趕往長安。
這首詩通過描寫北虜入侵靈州、軍隊趕往長安等情節,表達了作者的憂心忡忡和對國家危機的關切。詩中運用了簡潔有力的語言,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國家的困境。作者通過描述北方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敵人的入侵,表達了對戰爭的痛心和對國家安危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味深遠,通過描寫戰爭的殘酷和國家的緊迫形勢,烘托出了時代的風云變幻和戰亂頻發的背景。
“歲歲征兵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běi lǔ rù líng zhōu èr shǒu
聞北虜入靈州二首
hé bīng yī yè hé, lǔ qí rù líng zhōu.
河冰一夜合,虜騎入靈州。
suì suì zhēng bīng qù, nán fáng sāi cǎo qiū.
歲歲征兵去,難防塞草秋。
jiàn shuō líng zhōu zhàn, shā zhōng xuè wèi gàn.
見說靈州戰,沙中血未干。
jiāng jūn rì gào jí, zǒu mǎ xiàng cháng ān.
將軍日告急,走馬向長安。
“歲歲征兵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