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拂中橋晚渡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拂中橋晚渡津”全詩
清洛但流嗚咽水,上陽深鎖寂寥春。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橋晚渡津。
欲問升平無故老,鳳樓回首落花頻。
分類:
作者簡介(李郢)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沉郁為主。代表作有《南池》、《陽羨春歌》、《茶山貢焙歌》、《園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驛》、《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畫鼓》、《曉井》等,其中以《南池》流傳最廣。
《故洛陽城》李郢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故洛陽城》
胡兵一動朔方塵,
不使鑾輿此重巡。
清洛但流嗚咽水,
上陽深鎖寂寥春。
云收少室初晴雨,
柳拂中橋晚渡津。
欲問升平無故老,
鳳樓回首落花頻。
詩詞中文譯文:
胡軍一動,朔方塵土揚起,
不再讓皇帝之車巡行。
洛陽城中的清澈洛水只能哽咽流淌,
青山上的陽城深深地鎖住了安寧的春天。
云彩聚攏,少室山初晴雨,
柳樹輕拂著,中橋晚上渡過了津。
若想問升平之事,那里似乎沒有了故老,
鳳樓回首望著,落花紛飛不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李郢創作的作品,描述了洛陽城的滄桑變遷和凋落的景象。
詩中開篇就提到了“胡軍一動,朔方塵土揚起”,意味著外敵的入侵和戰爭,使得洛陽城不能再有皇帝的巡視。接著描述了洛陽的河流洛水,只能是嗚咽流淌,表現了城里的人們的悲傷和無奈。陽城的青山深深地鎖住了寂寥的春天,顯示出了洛陽城的凄涼和孤獨。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天空的變化和橋上的柳樹,表現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最后兩句描寫了想要問起關于國家前途的故老,卻無從得知,鳳樓望著落花紛飛,也象征著洛陽城的凋謝和斷代。
整首詩以凄涼、落寞的語氣描繪了洛陽城的凋零和沉寂,呈現出一種飄零的悲壯美。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故鄉和國家的思念和不舍,以及對戰爭和歲月流轉的無奈和悲傷之情。
“柳拂中橋晚渡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luò yáng chéng
故洛陽城
hú bīng yī dòng shuò fāng chén, bù shǐ luán yú cǐ zhòng xún.
胡兵一動朔方塵,不使鑾輿此重巡。
qīng luò dàn liú wū yè shuǐ,
清洛但流嗚咽水,
shàng yáng shēn suǒ jì liáo chūn.
上陽深鎖寂寥春。
yún shōu shǎo shì chū qíng yǔ, liǔ fú zhōng qiáo wǎn dù jīn.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橋晚渡津。
yù wèn shēng píng wú gù lǎo, fèng lóu huí shǒu luò huā pín.
欲問升平無故老,鳳樓回首落花頻。
“柳拂中橋晚渡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