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同巢應望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國同巢應望歸”全詩
一身金翠畫不得,萬里山川來者稀。
絲竹慣聽時獨舞,樓臺初上欲孤飛。
刺桐花謝芳草歇,南國同巢應望歸。
分類:
作者簡介(李郢)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沉郁為主。代表作有《南池》、《陽羨春歌》、《茶山貢焙歌》、《園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驛》、《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畫鼓》、《曉井》等,其中以《南池》流傳最廣。
《孔雀》李郢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孔雀》是一首唐代李郢的詩,描繪了一只孔雀的美麗和悲涼。
詩意:
詩人通過描繪孔雀的美麗和孤獨,表達了對青春之美的欣賞與痛惜的情感。孔雀美麗的羽毛和色彩使人贊嘆,但它們卻很少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中。詩中還融入了南國異域的風景,讓讀者感受到了孔雀孤獨的同時,也能聯想到人與人之間的相同遭遇。
中文譯文:
孔雀青春好顏色,
晴天走進我家看骨衣。
身披金翠繪無法,
萬里山川就此難來。
絲竹寂寞時自舞,
樓臺初上猶欲獨從飛。
刺桐花謝芳草盡,
南國巢中應有歸。
賞析:
這首詩以孔雀為主題,展示了孔雀美麗的外表和孤獨的命運。詩中用“青春好顏色”來形容孔雀,突出了它們美麗的羽毛和色彩。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遺憾的情感,即孔雀少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晴天走進我家看骨衣”。孔雀的美麗雖然精彩,但卻無法被真正地體驗和欣賞,仿佛只能遠遠地瞥見。
接下來的幾句則突出了孔雀的孤獨和落寞。描寫了孔雀身上金翠的羽毛“畫不得”,它們宛如山川般的美景難以觸摸,萬里山川也同樣鮮見來訪。“絲竹寂寞時自舞”,孔雀在寂寞時自以為是地獨自跳舞,而樓臺初上的意象也表達了孔雀產生自由飛翔的欲望。
詩中還穿插了描繪南國的景色,通過刺桐花凋謝和芳草凋零的描寫,表現了孔雀的遭遇和歸途。南國同巢的意象讓人聯想到人生中的離別和歸宿,或許詩人也在借此抒發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孔雀的形象,既表達了對美和青春短暫的贊嘆,又抒發了孔雀孤獨和悲涼的情感,同時又揭示了人們內心深處對自由、歸宿和生命意義的思考。
“南國同巢應望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ǒng què
孔雀
yuè niǎo qīng chūn hǎo yán sè, qíng xuān rù hù kàn tiè yī.
越鳥青春好顏色,晴軒入戶看呫衣。
yī shēn jīn cuì huà bù dé,
一身金翠畫不得,
wàn lǐ shān chuān lái zhě xī.
萬里山川來者稀。
sī zhú guàn tīng shí dú wǔ, lóu tái chū shàng yù gū fēi.
絲竹慣聽時獨舞,樓臺初上欲孤飛。
cì tóng huā xiè fāng cǎo xiē, nán guó tóng cháo yīng wàng guī.
刺桐花謝芳草歇,南國同巢應望歸。
“南國同巢應望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