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陰覆井月斜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桐陰覆井月斜明”全詩
越女攜瓶下金索,曉天初放轆轤聲。
分類:
作者簡介(李郢)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沉郁為主。代表作有《南池》、《陽羨春歌》、《茶山貢焙歌》、《園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驛》、《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畫鼓》、《曉井》等,其中以《南池》流傳最廣。
《曉井》李郢 翻譯、賞析和詩意
唐代詩人李郢的《曉井》是一首描寫清晨井水的詩歌。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桐樹遮擋住井口,月亮斜照著井水明亮。
井水很清涼,在百尺深的冷泉古磚上閃爍。
越女拿著瓶子,系著金色的繩索,從井中出來。
清晨初起,聽見轆轤的聲音。
詩意:
這首詩以清晨時分景物為基礎,通過描繪井水、桐樹和越女的形象來表達對自然之美的贊美。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清晨井水的清澈和寒涼,以及桐樹遮擋光亮的效果。最后,詩人以越女攜水的形象和轆轤的聲音為引子,使整首詩更具生活情趣。
賞析:
《曉井》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清晨井水的美麗景象。詩人通過運用形象生動的詞語,如"桐陰覆井"、“月斜明"和"百尺寒泉古甃清"等,給讀者留下了清晨井水清澈而寒涼的視覺印象。詩中的桐陰和月色與井水的反光相映成趣,展示了自然之美和光影的變幻。詩末的越女攜瓶下金索和轆轤聲進一步豐富了詩意,體現了早晨生活的細節和生動。
整首詩以敘事的方式展現了一個常見的清晨場景,憑借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感情的筆觸,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清晨的寧靜與美好。這首詩不僅展示了李郢詩歌的細膩情感和絢麗的意象,還反映了唐代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抒發內心情感的習慣。
“桐陰覆井月斜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jǐng
曉井
tóng yīn fù jǐng yuè xié míng, bǎi chǐ hán quán gǔ zhòu qīng.
桐陰覆井月斜明,百尺寒泉古甃清。
yuè nǚ xié píng xià jīn suǒ, xiǎo tiān chū fàng lù lú shēng.
越女攜瓶下金索,曉天初放轆轤聲。
“桐陰覆井月斜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