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板重尋墨尚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板重尋墨尚新”全詩
作者簡介(高璩)
高璩(qú)(?-865年),字瑩之,唐朝官員,唐懿宗年間曾短暫任宰相,為期兩個月。高璩是北齊皇族后裔,先祖高士廉在唐太宗朝拜相,盡管高家并未因此而顯貴,但高璩的伯父高少逸和父親高元裕都成為朝廷名臣。高璩在唐宣宗年間的849年中進士,后在地方上任幕僚。高璩的傳并未記載他在哪年中進士,但崔彥昭的傳記載崔彥昭、高璩和趙隱在同一年中進士,且指出崔彥昭是在849年中的進士。宣宗年間任左拾遺、翰林學士。盡管當時翰林學士被提拔是罕事,但高璩卻被提拔為諫議大夫。唐宣宗之子唐懿宗繼位后,高璩任東川節度使,不久又被召回長安任兵部侍郎,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于是成為宰相。兩個月后他就去世了,并得到追謚。但因為高璩生前和不良人士來往頻繁,在太常博士曹鄴堅持下,他得了一個“剌”的惡謚。
《句》高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是唐代詩人高璩的作品。現代漢語言文學中,我們常常把“句子”稱為“句”,而在古代詩歌中,“句”是指句讀。詩人在這首詩中以一個平凡的場景之變,表達了對于句讀藝術的深深熱愛。
譯文:
公齋一到人非舊,
詩板重尋墨尚新。
詩意:
詩人進入公齋(書齋)發現友人已經不在,但他對于寫作的激情并未減退,甚至是更加強烈。他重拾起塵封已久的詩板,尋找新的墨水來創作。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激情和堅持。公齋一到,友人已遠去,但是詩人并沒有感到失望或者沮喪,反而是借此機會重新點燃了他創作的激情。他在公齋中尋找到已久未用的詩板,而那塊新墨依舊是嶄新的,這無形中表現了詩人對于創作的渴望和追求。
這首詩以平淡的場景展示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執著。詩人通過公齋和詩板的形象,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于創作的熱情和堅持。無論身處何地,詩人都能夠找到寫詩的動力和激情,不斷尋求新的表達方式。這首詩簡潔而引人深思,給讀者以啟示,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對于詩歌的熱誠和追求。
“詩板重尋墨尚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gōng zhāi yí dào rén fēi jiù, shī bǎn zhòng xún mò shàng xīn.
公齋一到人非舊,詩板重尋墨尚新。
“詩板重尋墨尚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