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越巂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巴江越巂垠”全詩
雕題辭鳳闕,丹服出金門。
有澤沾殊俗,無征及獷ce.銅梁分漢土,玉壘駕鸞軒。
瘴嶺蠶叢盛,巴江越巂垠。
萬方同感化,豈獨自南蕃。
分類:
作者簡介(鄭洪業)
鄭洪業,年里、生平俱不詳。唐懿宗咸通八年(867)丁亥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三十人,同榜有皮日休、韋昭度等人。考官:禮部侍郎鄭愚。
《詔放云南子弟還國》鄭洪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詔放云南子弟還國》是唐代鄭洪業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通過描述云南子弟返國,贊美了云南地區的優美景色、悠久歷史和眾多才子輩出的風采。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德被陪臣子,仁垂圣主恩。
雕題辭鳳闕,丹服出金門。
有澤沾殊俗,無征及獷酬。
銅梁分漢土,玉壘駕鸞軒。
瘴嶺蠶叢盛,巴江越垠垠。
萬方同感化,豈獨自南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云南子弟返國為題材,表達了對云南地區的贊美和對唐朝圣主的欽佩。詩中以“德”和“仁”來形容云南子弟和唐朝圣主,強調了云南子弟的品德和唐朝圣主的恩德。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述云南的壯麗景色和歷史文化,展現了云南地區的獨特之處。他提到了銅梁和玉壘,這是云南的兩座聞名遐邇的地標。他還提到了瘴嶺、蠶叢和巴江,這些都是云南地區的特色景觀。最后,詩人強調了云南對整個萬方的感化力量,認為云南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地方,而是與其他地方相通、相互感化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充滿了對云南地區的贊美之情,展現了云南子弟的優秀品質和云南地區的壯美景色,同時也表達了對云南對整個萬方的影響力和感化力的肯定。
“巴江越巂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o fàng yún nán zǐ dì hái guó
詔放云南子弟還國
dé bèi péi chén zǐ, rén chuí shèng zhǔ ēn.
德被陪臣子,仁垂圣主恩。
diāo tí cí fèng quē, dān fú chū jīn mén.
雕題辭鳳闕,丹服出金門。
yǒu zé zhān shū sú, wú zhēng jí guǎng ce. tóng liáng fēn hàn tǔ, yù lěi jià luán xuān.
有澤沾殊俗,無征及獷ce.銅梁分漢土,玉壘駕鸞軒。
zhàng lǐng cán cóng shèng, bā jiāng yuè guī yín.
瘴嶺蠶叢盛,巴江越巂垠。
wàn fāng tóng gǎn huà, qǐ dú zì nán fān.
萬方同感化,豈獨自南蕃。
“巴江越巂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