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花應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晚花應發”全詩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皎皎舒華色,亭亭麗碧空。
虧盈寧委露,搖落不關風。
歲晚花應發,春馀質詎豐。
無因遂攀賞,徒欲望青蔥。
分類: 月中桂
《月中桂樹》顧封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月中桂樹》是唐代詩人顧封人創作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棵桂樹在月光下的美麗景象。
芬馥天邊桂,扶疏在月中。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皎皎舒華色,亭亭麗碧空。虧盈寧委露,搖落不關風。歲晚花應發,春馀質詎豐。無因遂攀賞,徒欲望青蔥。
中文譯文:
月亮上一棵芬芳的桂樹,扶疏地生長在月亮中間。它與大椿樹相比,不與小山一樣高大。明亮的月光下,桂樹舒展著猶如華美的絲綢,美麗地立在碧藍的天空上。它雖然缺少一些花朵,但從未因風吹搖落。盡管已是歲末,它的花還在綻放。春天即使過去了,它的優雅和美麗依然豐盈。但是,無法攀爬它的枝葉,只能懷念它青翠的模樣。
詩意和賞析:
《月中桂樹》以桂樹作為意象,描繪了桂樹在月光下獨特的美麗。詩人通過描述桂樹的特征,表達了對它的贊美和向往。桂樹高大挺拔,仿佛與月亮融為一體,給人一種寧靜和高潔的感覺。詩中的桂樹與大樗樹相比,不同于平凡的小山,更加突顯了它的獨特之處。
詩中使用了大量的對比手法,既有形容詞的對比,如芬芳與干燥、明亮與平凡,又有意象的對比,如桂樹與大樗樹、小山的對比。這些對比加深了讀者對桂樹的印象,使桂樹顯得格外美麗和值得珍視。
詩人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桂樹的神秘和美麗。雖然桂樹的花朵沒有完全開放,但它依然迷人動人。詩人以此寄托了自己對于理想、美好事物的向往,暗示了桂樹的美麗超越了外在的形態,蘊含了深遠的意義。
整首詩通過對桂樹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向往的心情。詩人以桂樹作為形象,以月光下的景象為背景,呈現了一幅唯美而寧靜的畫面。讀者也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
“歲晚花應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zhōng guì shù
月中桂樹
fēn fù tiān biān guì, fú shū zài yuè zhōng.
芬馥天邊桂,扶疏在月中。
néng qí dà chūn zhǎng, bù yǔ xiǎo shān tóng.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jiǎo jiǎo shū huá sè, tíng tíng lì bì kōng.
皎皎舒華色,亭亭麗碧空。
kuī yíng níng wěi lù, yáo luò bù guān fēng.
虧盈寧委露,搖落不關風。
suì wǎn huā yīng fā, chūn yú zhì jù fēng.
歲晚花應發,春馀質詎豐。
wú yīn suì pān shǎng, tú yù wàng qīng cōng.
無因遂攀賞,徒欲望青蔥。
“歲晚花應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