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羅帶意全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合歡羅帶意全輕”全詩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獨文君與馬卿。
分類:
作者簡介(汪遵)
(全唐詩云:一作王遵)(約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詳,宣州涇縣人(唐詩紀事作宣城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為小吏。家貧,借人書,晝夜苦讀。工為絕詩。與許棠同鄉。棠在京師,偶送客至灞、浐間,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詢其因何事來京,遵答以來就貢。棠怒斥之曰:“小吏不忖,而欲與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進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詩有集《唐才子傳》傳世。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這些詩都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寄托了對現實生活的深沉感慨。
《白頭吟》汪遵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白頭吟》是唐代汪遵創作的作品,原文如下:
白頭吟,未老恩,尊前擬把歸期論。
沾衣憐彼小兒女,殺人不見機先論。
此詩描述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吟唱的情景。詩中,作者表達了對未老恩情感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在尊前擬定了歸期的計劃。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則表達了對那些貪生怕死的人的批判,認為這些人活著搶先傷害別人而不顧及生死,而且從未顧及自己的安危。
這首詩中,作者通過對白發老人和小兒女的描寫,來寄托自己對未老恩的思念和對家庭幸福的向往之情。在古代,白發被視為老年的象征,而白頭吟則表達了一種老年人對年輕時的美好時光的回憶和遺憾。在結尾處,作者自然過渡到對那些畏怯貪生的人的批評,批評他們是殺人不見機先論的人。這種敢于嘗試和勇于冒險的精神在作者看來是非常可貴的,和主人公自己尋求未老恩情感以及尋找家庭幸福的追求一脈相承。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的心情和思考。從對老人的描寫可以看出,作者希望通過尊重老人的經歷和智慧來反思自己的人生。同時,通過對那些貪生怕死的人的批評,作者也希望喚起讀者對勇往直前精神的思考和理解。
總之,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老人的回憶和批評,傳遞出對未老恩和勇往直前精神的思考和崇拜。
中文譯文:
白頭吟,尚未老,我打算在你面前討論回家的時間。
我喜歡那些沾衣的小孩,他們在殺人前并不會考慮機會。
詩意和賞析:
《白頭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詩。作者通過描繪一個白發老人,表達了對年輕時光的回憶和對家庭幸福的向往之情。詩中還尖銳地批評了那些貪生怕死、不顧他人生死的人。整首詩用簡潔而直接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勇往直前精神的思考和崇拜。這首詩給人以深思和啟示,呼喚人們珍惜年輕時光,在生活中尋求幸福,同時也提醒人們要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合歡羅帶意全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tóu yín
白頭吟
shī què qīng sī sù fā shēng, hé huān luó dài yì quán qīng.
失卻青絲素發生,合歡羅帶意全輕。
gǔ jīn rén shì jiē rú cǐ, bù dú wén jūn yǔ mǎ qīng.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獨文君與馬卿。
“合歡羅帶意全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