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知此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人知此計”全詩
無門閑共老,盡日泣相看。
鳥畏聞鶗鴂,花慚背牡丹。
何人知此計,復議出長安。
分類:
《留別故人》許棠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留別故人
殊立本不偶,非唯今所難。
無門閑共老,盡日泣相看。
鳥畏聞鶗鴂,花慚背牡丹。
何人知此計,復議出長安。
中文譯文:
離別故人
我們的身份地位不同,并不是只有現在這樣困難。
沒有家門可共同閑坐,整天眼淚汪汪地相互望著。
鳥兒害怕聽到愁鳥的叫聲,花兒羞愧地背過牡丹。
有誰能理解我此行的目的,重新考慮去長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許棠寫給他的故友的離別詩。詩人在離別前的告別中,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故友的思念和重逢的希望。
詩中第一句“殊立本不偶,非唯今所難。”表明了詩人和故友在身份地位上的差異,但這種差異并非現在才困擾他們,而是源自以往的種種原因。這種非偶合的身份地位造成了他們之間的隔閡和觸不可及的狀況。
第二句“無門閑共老,盡日泣相看。”表達了詩人和故友無法共享幽閑時光,只能整天面對面地淚眼相看。這種相對無奈的離別情景增加了詩歌的悲愴和傷感。
接下來的兩句“鳥畏聞鶗鴂,花慚背牡丹。”用鳥兒害怕愁鳥的聲音,花兒背過牡丹來比喻詩人和故友之間的矛盾與別離。鳥兒和花兒都表達了一種避諱和羞愧的情感,暗喻了詩人和故友之間的尷尬和無法撫解的離別之痛。
最后一句“何人知此計,復議出長安。”表達了詩人希望有人能理解他此行的目的,并重新考慮去長安的打算。長安作為當時的權力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代表著重逢和希望。詩人在最后一句中表達了他對故友的思念和重逢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句,表達了詩人深情的告別和對故友的思念之情。通過對離別時的痛苦和無奈的描寫,詩人傳達了人情冷暖的感悟和對友誼的珍視。整首詩直抒胸臆,情感真摯,在表現離別的同時,也帶給讀者對友情的思考和感慨。
“何人知此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bié gù rén
留別故人
shū lì běn bù ǒu, fēi wéi jīn suǒ nán.
殊立本不偶,非唯今所難。
wú mén xián gòng lǎo, jǐn rì qì xiāng kàn.
無門閑共老,盡日泣相看。
niǎo wèi wén tí jué, huā cán bèi mǔ dān.
鳥畏聞鶗鴂,花慚背牡丹。
hé rén zhī cǐ jì, fù yì chū cháng ān.
何人知此計,復議出長安。
“何人知此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