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竊仰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微臣竊仰觀”全詩
水榭宜時陟,山樓向晚看。
席臨天女貴,杯接近臣歡。
圣藻懸宸象,微臣竊仰觀。
分類:
作者簡介(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瀾,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人,唐朝宰相,中書侍郎崔仁師之孫。戶部尚書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進士及第,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選受賄被貶為江州司馬,不久又起復為尚書左丞。唐中宗駕崩后,崔湜依附韋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變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并進中書令。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鏟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嶺南,途中被賜死。時年四十三歲。
《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崔湜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在長寧公主的東莊,應制作詩:沁園位于東郭外,公主乘鸞車游玩。水榭宜在黃昏時分登臨,山樓可以晚上觀賞。坐席上公主座位崇高,杯中歡樂接連不斷。崇尚的神圣之氣仿佛懸掛在整個宴會上,普通臣子們心懷敬畏而窺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崔湜應制長寧公主東莊而作,寫描繪了公主的豪華宴會。詩中以自然景物和宴會場景的對比,以及公主和臣子之間的互動,展現出了宴會的熱鬧和歡樂氣氛。
詩中以“沁園東郭外”為開篇,以宴會場地的自然環境為描繪背景,展現出宴會是在宜人的園林中進行。而鸞車的出現,更加彰顯了宴會的隆重。接著,詩中描述到水榭和山樓,分別表達了宴會時可以登臨的高地,給予宴會更好的觀賞視角。
詩的下半部分描寫了主賓公主的尊貴地位以及賓客們對她的敬重和歡樂。公主被形容為天女,座位崇高,突顯了她的崇高地位。而杯酒相接,則反映了歡樂派對中人們互相交流的喜悅氣氛。
詩末兩句“圣藻懸宸象,微臣竊仰觀”,表達了普通臣子對公主的崇拜之情。他們懷抱敬畏之心,窺視這場宴會中神圣而高貴的氛圍。
整首詩通過描繪園林環境、公主的地位和宴會的氣氛,展示了唐代宴會的熱鬧與喜慶,以及公主作為主角的尊貴地位,體現了宮廷娛樂活動的獨特風采。
“微臣竊仰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yàn cháng níng gōng zhǔ dōng zhuāng yìng zhì
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
qìn yuán dōng guō wài, luán jià yī yóu pán.
沁園東郭外,鸞駕一游盤。
shuǐ xiè yí shí zhì, shān lóu xiàng wǎn kàn.
水榭宜時陟,山樓向晚看。
xí lín tiān nǚ guì, bēi jiē jìn chén huān.
席臨天女貴,杯接近臣歡。
shèng zǎo xuán chén xiàng, wēi chén qiè yǎng guān.
圣藻懸宸象,微臣竊仰觀。
“微臣竊仰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