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一失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嬰一失國”全詩
孫弘不開閣,丙吉寧問牛。
內政由股肱,外政由諸侯。
股肱政若行,諸侯政自修。
一物不得所,蟻穴滿山丘。
莫言萬木死,不因一葉秋。
朱云若不直,漢帝終自由。
子嬰一失國,渭水東悠悠。
作者簡介(邵謁)
邵謁 唐(約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詳,廣東韶州翁源人。 唐代“嶺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論政》邵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論政》是邵謁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詩意表達了對政治的思考和對治理廟堂的憂慮。
詩中作者表達了對政治人才的珍視和重要性的認識:賢能的人才才能治理天下,只有擔負天下憂患的人才才是真正賢明的。孫弘不肯掌管政務,丙吉也不愿去請教他。內政由心腹股肱來治理,外交政策則由諸侯來決定。
作者認為,如果股肱政治得當,各個諸侯也會主動自修,國家才能得到良好的政治秩序和穩定。然而,如果政治失去了明確的目標,就會導致社會的混亂和不安。
詩中提到“一物不得所,蟻穴滿山丘”,意味著如果國家無法滿足人民的需求,那么社會上將會出現無數的問題和矛盾。作者還指出,就像一片葉子掉落并不能代表整個樹木的死亡一樣,不能因為個別現象而否定整體。
詩中引用了歷史上的典故,如朱云不直則漢帝會自由,子嬰失國后渭水仍然東流不止。這些典故都表達了作者對政治的深入思考和對歷史的參悟。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政治的深刻觀察和憂慮,詩意深沉而且警醒,寓意深遠。它呼喚著人們對政治問題的重視和對國家治理的思考。
“子嬰一失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n zhèng
論政
xián zāi sān wò fā, wèi yǒu tiān xià yōu.
賢哉三握發,為有天下憂。
sūn hóng bù kāi gé, bǐng jí níng wèn niú.
孫弘不開閣,丙吉寧問牛。
nèi zhèng yóu gǔ gōng, wài zhèng yóu zhū hóu.
內政由股肱,外政由諸侯。
gǔ gōng zhèng ruò xíng, zhū hóu zhèng zì xiū.
股肱政若行,諸侯政自修。
yī wù bù dé suǒ, yǐ xué mǎn shān qiū.
一物不得所,蟻穴滿山丘。
mò yán wàn mù sǐ, bù yīn yī yè qiū.
莫言萬木死,不因一葉秋。
zhū yún ruò bù zhí, hàn dì zhōng zì yóu.
朱云若不直,漢帝終自由。
zǐ yīng yī shī guó, wèi shuǐ dōng yōu yōu.
子嬰一失國,渭水東悠悠。
“子嬰一失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