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歸為吊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歸為吊之”全詩
日月所到處,姓名無不知。
鶯啼謝守壘,苔老謫仙碑。
詩道喪來久,東歸為吊之。
分類:
作者簡介(林寬)
林寬,唐朝詩人,(約公元八七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詳,侯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與許棠李頻同時,生平事跡亦均不詳。寬著有詩集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送許棠先輩歸宣州》林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許棠先輩歸宣州》
發枯窮律韻,字字合塤篪。
日月所到處,姓名無不知。
鶯啼謝守壘,苔老謫仙碑。
詩道喪來久,東歸為吊之。
譯文:
用了枯竭的律令和音樂器樂奏出來的,每個字都與塤篪(古代的樂器)相合。
不論日月所到之處,每個人都知曉他的名字。
鶯兒啼鳴告別守軍壘,苔蘚生在被流放仙人的碑上。
這位詩人借送許棠回宣州的機會,表達了對詩歌道路衰落已久的思索,以東歸(歸宣州)作為寄托之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林寬送別許棠回宣州的作品。通過描述詩人的境況來表達對詩道的悲傷和思考。
詩人借許棠東歸之時,將自己對詩歌境遇的無力控制和隱憂融入其中。他言旨詞章已經干涸,律令音樂也已貧乏,相當于枯竭的器樂塤篪。他的作品無論日月所到之處,無人不知,名聲已傳遍。但他也感到了詩道的衰敗,詩歌的境況如同守軍壘的凄涼。
在第三、四句中,鶯兒的啼鳴表達了對離別的傷感,守軍壘的寂寞也讓苔蘚滋生。這是對詩人自己處境的象征:他漸漸被邊緣化,流放在詩歌的邊緣。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詩道的哀悼。詩道喪失已久,他通過送別許棠希望能夠表達對詩道衰敗的思念和挽留。東歸可以理解為回到宣州,也可以理解為回到最初的詩歌情感,作為對詩道衰敗現象的吊古之舉。
這首詩以簡潔清晰的語言,道出了詩人對于詩歌命運的憂傷和無奈。通過描寫自然景象和心境的融合,給人一種深沉而抑郁的感覺。
“東歸為吊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ǔ táng xiān bèi guī xuān zhōu
送許棠先輩歸宣州
fā kū qióng lǜ yùn, zì zì hé xūn chí.
發枯窮律韻,字字合塤篪。
rì yuè suǒ dào chù, xìng míng wú bù zhī.
日月所到處,姓名無不知。
yīng tí xiè shǒu lěi, tái lǎo zhé xiān bēi.
鶯啼謝守壘,苔老謫仙碑。
shī dào sàng lái jiǔ, dōng guī wèi diào zhī.
詩道喪來久,東歸為吊之。
“東歸為吊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