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窗憑柳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窗憑柳暗”全詩
式閭明主睿,榮族圣嬪心。
川狹旌門抵,巖高蔽帳臨。
閑窗憑柳暗,小徑入松深。
云卷千峰色,泉和萬籟吟。
蘭迎天女佩,竹礙侍臣簪。
宸翰三光燭,朝榮四海欽。
還嗟絕機叟,白首漢川陰。
分類:
作者簡介(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瀾,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人,唐朝宰相,中書侍郎崔仁師之孫。戶部尚書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進士及第,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選受賄被貶為江州司馬,不久又起復為尚書左丞。唐中宗駕崩后,崔湜依附韋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變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并進中書令。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鏟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嶺南,途中被賜死。時年四十三歲。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崔湜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丞相登上前朝的府邸,
尚書回到舊時的林園。
閭門敞開,明主智慧明亮,
圣嬪在乎圣朝家族的心愿。
川流狹窄,旌旗門楣相接觸,
巖石高聳,掩蔽了帳篷,臨于其上。
寧靜的窗前,依靠著柳樹,幽暗而靜謐,
小徑進入深邃的松林。
霞光籠罩著千峰的顏色,
泉水與萬籟共同吟唱。
蘭花迎接著天女的佩飾,
竹林阻擋著侍臣的簪子。
皇宮的文翰像三盞明亮的蠟燭,
贊美朝廷的榮耀觸動四海臣民的欽佩。
追思那些喪失了智慧和機智的老人們,
他們已經白發蒼蒼,生活在寒冷的漢川之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崔湜以和詩的形式,表達了對唐代宰相韋嗣立山莊侍宴的贊美和祝福之情。
詩中描繪了府邸和林園的景色,尤其注重了門楣的氣勢和巖石的高聳。通過窗戶和小徑,描繪了柳樹和松林的靜謐之美。詩人通過運用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示出了山莊的寧靜和雅致,以及主人的高貴和榮耀。
詩中還描繪了一幅山莊中的瑞氣盈門的畫面,用云卷千峰和泉和萬籟吟的描寫方式,形象地表達了山莊的風景和環境的美好。
詩的最后兩句抒發了詩人對那些年老失智的智者的懷念之情,他們已經白發蒼蒼,生活在荒涼的漢川之陰。通過這種對智慧和機智老人的追思,詩人更加彰顯了山莊的高雅。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既表現了山莊的壯麗和高貴,又表達了對逝去的智者的思念。整體上給人一種清新而莊嚴的感覺,展示了唐代文人的豪俠風范和細膩的情感,是一首優秀的頌詩。
“閑窗憑柳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xìng wéi sì lì shān zhuāng shì yàn yìng zhì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chéng xiàng dēng qián fǔ, shàng shū qǐ jiù lín.
丞相登前府,尚書啟舊林。
shì lǘ míng zhǔ ruì, róng zú shèng pín xīn.
式閭明主睿,榮族圣嬪心。
chuān xiá jīng mén dǐ, yán gāo bì zhàng lín.
川狹旌門抵,巖高蔽帳臨。
xián chuāng píng liǔ àn, xiǎo jìng rù sōng shēn.
閑窗憑柳暗,小徑入松深。
yún juǎn qiān fēng sè, quán hé wàn lài yín.
云卷千峰色,泉和萬籟吟。
lán yíng tiān nǚ pèi, zhú ài shì chén zān.
蘭迎天女佩,竹礙侍臣簪。
chén hàn sān guāng zhú, cháo róng sì hǎi qīn.
宸翰三光燭,朝榮四海欽。
hái jiē jué jī sǒu, bái shǒu hàn chuān yīn.
還嗟絕機叟,白首漢川陰。
“閑窗憑柳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