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遭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所以不遭捕”全詩
危巢末累累,隱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雛,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羅。
商人每秋貢,所貴復如何。
飽以稻粱滋,飾以組繡華。
惜哉仁義禽,委戲于宮娥。
吾聞鳳之貴,仁義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蓋緣生不多。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正樂府十篇·惜義鳥》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正樂府十篇·惜義鳥》是皮日休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種被稱為“義鳥”的奇特鳥類,提醒人們珍惜仁義之道。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商顏多義鳥,義鳥實可嗟。
危巢末累累,隱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雛,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羅。
商人每秋貢,所貴復如何。
飽以稻粱滋,飾以組繡華。
惜哉仁義禽,委戲于宮娥。
吾聞鳳之貴,仁義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蓋緣生不多。
詩意:詩人以“義鳥”作為象征,表達了珍惜仁義之道的思想。詩中描繪了這種鳥類建巢在危險的地方,但它們之間充滿了愛與關懷,對待雛鳥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然而,這些“義鳥”也面臨被人類捕捉和囚禁的危險。
賞析:詩人通過描述“義鳥”的形象,表達了珍惜仁義之道的重要性。這些鳥類以仁義相待,如一家人般相互呵護,而現實中人們往往忽視了這種仁義。詩人將其與鳳凰相提并論,鳳凰因其高貴而備受推崇,而仁義之道所具有的高貴也值得贊美。詩詞呼吁人們應該珍惜仁義之道,就如同珍視稀有的“義鳥”一樣,因為真正具備仁義之心的人并不多見。
“所以不遭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yuè fǔ shí piān xī yì niǎo
正樂府十篇·惜義鳥
shāng yán duō yì niǎo, yì niǎo shí kě jiē.
商顏多義鳥,義鳥實可嗟。
wēi cháo mò lěi lěi, yǐn zài kǎo mù huā.
危巢末累累,隱在栲木花。
tā cháo ruò yǒu chú, rǔ zhī rú yī jiā.
他巢若有雛,乳之如一家。
tā cháo ruò zāo bǔ, tóu zhī tóng yī luó.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羅。
shāng rén měi qiū gòng, suǒ guì fù rú hé.
商人每秋貢,所貴復如何。
bǎo yǐ dào liáng zī, shì yǐ zǔ xiù huá.
飽以稻粱滋,飾以組繡華。
xī zāi rén yì qín, wěi xì yú gōng é.
惜哉仁義禽,委戲于宮娥。
wú wén fèng zhī guì, rén yì yì zú kuā.
吾聞鳳之貴,仁義亦足夸。
suǒ yǐ bù zāo bǔ, gài yuán shēng bù duō.
所以不遭捕,蓋緣生不多。
“所以不遭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