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共圣人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共圣人語”全詩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讀書》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名:《讀書》
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代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中文譯文:
家產是何物,堆滿書架。
早晨入書齋,獨自閱讀圣人之言。
不論聰明才智,自古以來都有相同的追求。
書桌上有食蠹魚,勝過一般的相伴。
詩意:
這首詩是皮日休的《讀書》,作者從讀書的視角出發,探討了讀書的價值和樂趣。首句表達了對財產的冷淡態度,強調了書籍對于個人財富的重要性。接下來,作者描繪了自己早晨進入書齋的場景,強調了獨自閱讀圣人之言的心境。然后,他通過將英賢并列,表達了無論時代如何變化,追求知識的心是永恒不變的。最后一句以案頭的蠹魚為比喻,將讀書者與其他伴侶相比較,強調了讀書給人帶來的更多的樂趣和收益。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深刻表達了讀書的價值和樂趣。作者將書籍與財富進行對比,傳遞出對于知識和智慧的追求遠比物質的追求更重要的思想。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揭示了與圣賢共同對話的愉悅感和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最后一句,則以寓言之物蠹魚,說明了書籍與人相比,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智慧和收益。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深邃的意境,展現了讀書的意義和價值。
“獨共圣人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ū
讀書
jiā zī shì hé wù, jī zhì liè liáng lǚ. gāo zhāi xiǎo kāi juàn, dú gòng shèng rén yǔ.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
yīng xián suī yì shì, zì gǔ xīn xiāng xǔ.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àn tóu jiàn dù yú, yóu shèng fán chóu lǚ.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獨共圣人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