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急噴云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勢急噴云旋”全詩
敲碎一輪月,熔銷半段天。
響高吹谷動,勢急噴云旋。
料得深秋夜,臨流盡古仙。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潺湲洞》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潺湲洞》
作者:皮日休(唐代)
陰宮何處淵,到此洞潺湲。
敲碎一輪月,熔銷半段天。
響高吹谷動,勢急噴云旋。
料得深秋夜,臨流盡古仙。
中文譯文:
在陰宮深處的何處有如此深淵,來到這個洞穴,潺潺水聲悠遠。
打破月亮的圓輪,融化了半片天空。
聲音高亢地吹響谷動,勢頭急速地噴涌云旋。
我料想,這深秋夜晚,沿流而觀,將會看盡古代仙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皮日休在奉和魯望創作的《四明山九題》系列中的一首,描繪了四明山一處洞穴中的景色和氛圍。詩中以渾厚的藝術手法,運用形象、聲音和情緒等元素,將洞穴的景色和動態生動地展現出來。
首先,作者描述了洞穴的景色:陰宮何處淵,到此洞潺湲。詩中的“陰宮”代表了深邃神秘的地方,“淵”則表明了洞穴的深處。接著,詩人用“潺湲”來形容洞內的水聲,令人感受到水的流動和音樂的美感。
接下來,作者描繪了月亮在洞穴中的景象:敲碎一輪月,熔銷半段天。這里的“敲碎”和“熔銷”是對月亮的擬人化描寫,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作者運用夸張的手法,將這個景象表現得極具震撼力。
緊接著,作者轉向描繪洞穴中的聲音景象:響高吹谷動,勢急噴云旋。這一句將洞穴中的聲音形容得十分激烈和動態,讓人感受到洞穴中的活力和氣息強勁。
最后兩句,作者以景象和情感相結合的方式,營造出古代仙境的氛圍:料得深秋夜,臨流盡古仙。給人以一種沉浸在古代神話中的感覺,使人們聯想到追溯仙境和古代傳說的美妙感受。
整首詩用藝術手法將洞穴的景色和氛圍生動地展現出來,通過景物的描繪和節奏的運用表達了詩人的情感,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詩句深含心靈與自然的交融,以及詩人對于自然與心境的喜悅和追求。
“勢急噴云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lǔ wàng sì míng shān jiǔ tí chán yuán dòng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潺湲洞
yīn gōng hé chǔ yuān, dào cǐ dòng chán yuán.
陰宮何處淵,到此洞潺湲。
qiāo suì yī lún yuè, róng xiāo bàn duàn tiān.
敲碎一輪月,熔銷半段天。
xiǎng gāo chuī gǔ dòng, shì jí pēn yún xuán.
響高吹谷動,勢急噴云旋。
liào dé shēn qiū yè, lín liú jìn gǔ xiān.
料得深秋夜,臨流盡古仙。
“勢急噴云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