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撦紅蕉仍換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撦紅蕉仍換葉”全詩
風撦紅蕉仍換葉,雨淋黃菊不成香。
野猿偷栗重窺戶,落雁疑人更繞塘。
他日若修耆舊傳,為予添取此書堂。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秋晚自洞庭湖別業寄穆秀才》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晚自洞庭湖別業寄穆秀才
破村寥落過重陽,
獨自攖寧葺草房。
風撦紅蕉仍換葉,
雨淋黃菊不成香。
野猿偷栗重窺戶,
落雁疑人更繞塘。
他日若修耆舊傳,
為予添取此書堂。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皮日休寫給穆秀才的一首別業寄語之詩。詩人在秋晚離別洞庭湖的園林別業,感慨破敗的村落過重陽、攖寧修葺草房,描述了秋風吹拂紅蕉依然互換枝葉,雨淋黃菊卻不能散發芬芳的景象。詩人觀察到野猿偷窺栗子,落雁暗示有人經過塘邊。以此感慨時光如梭,但如果有機會修補園林,便可傳承老一輩的書香。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寥落的鄉村景色為主線,在細膩地描述秋晚的自然景象的同時,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質樸生活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紅蕉換葉、黃菊不成香等圖景,以反襯鄉村之美與鄉村生活的辛苦,展示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以野猿偷栗、落雁繞塘等形象來暗示自己的存在,表達了對離別的留戀之情和希望能傳承書香的愿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又傳達了對傳統文化的承傳和繼承的愿望。
“風撦紅蕉仍換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wǎn zì dòng tíng hú bié yè jì mù xiù cái
秋晚自洞庭湖別業寄穆秀才
pò cūn liáo luò guò chóng yáng, dú zì yīng níng qì cǎo fáng.
破村寥落過重陽,獨自攖寧葺草房。
fēng chě hóng jiāo réng huàn yè,
風撦紅蕉仍換葉,
yǔ lín huáng jú bù chéng xiāng.
雨淋黃菊不成香。
yě yuán tōu lì zhòng kuī hù, luò yàn yí rén gèng rào táng.
野猿偷栗重窺戶,落雁疑人更繞塘。
tā rì ruò xiū qí jiù chuán, wèi yǔ tiān qǔ cǐ shū táng.
他日若修耆舊傳,為予添取此書堂。
“風撦紅蕉仍換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