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支公此會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得支公此會同”全詩
銅池數滴桂上雨,金鐸一聲松杪風。
鶴靜時來珠像側,鴿馴多在寶幡中。
如何塵外虛為契,不得支公此會同。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開元寺客省早景即事》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開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客省蕭條柿葉紅,
樓臺如畫倚霜空。
銅池數滴桂上雨,
金鐸一聲松杪風。
鶴靜時來珠像側,
鴿馴多在寶幡中。
如何塵外虛為契,
不得支公此會同。
中文譯文:
開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客省荒涼,柿葉紅艷,
樓臺如畫依靠在寒霜之中。
銅池上有幾滴雨滴在桂樹上,
一聲金鐸隨著風吹過松樹尖。
靜謐的時候,白鶴偶爾飛臨佛像邊,
馴養的鴿子多在珍寶般的幡布中。
不知如何,身處塵世之外卻與你相契,
無緣與支公一同參禪領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作品,形式為七絕,描寫了開元寺的早晨景色和詩人在這里的感受。
詩人通過描寫客省的荒涼,形容了這個地方的蕭條和寂寞。柿樹葉子的紅色與蕭條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整個氛圍更加凄涼。
接下來,詩人描寫了樓臺的樣子,如畫般美麗,似乎是寒霜之中的一幅畫。這里借用了美景的比喻,凸顯了寺廟的壯麗和莊嚴。
銅池上有幾滴雨滴落在桂樹上,金鐸一聲在松樹尖上響起。這些細節描寫使人感覺到了早晨的寧靜和清新,也加深了詩中的畫面感。
最后兩句,詩人描述了白鶴偶爾飛臨佛像旁,鴿子多在藏有珍寶的幡布中馴養。這里形象地表達了動物在寺廟中的存在,也暗示了它們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感覺。
整首詩以唐代的開元寺作為背景,詩人以客省早景為媒介,表達出一種禪定、寧靜和遙遠的感覺。詩人仿佛在詠史,抒發自己對支公和佛法的思念,但卻在塵世之外,不能與支公再會。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對寺廟早晨景色的真實感受,同時也透露了詩人對禪宗思想和塵世間的遺憾和惆悵。整體表現出一種虛無和超越塵世的意境,給人以靜謐與思索的空間。
“不得支公此會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āi yuán sì kè shěng zǎo jǐng jí shì
開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kè shěng xiāo tiáo shì yè hóng, lóu tái rú huà yǐ shuāng kōng.
客省蕭條柿葉紅,樓臺如畫倚霜空。
tóng chí shù dī guì shàng yǔ,
銅池數滴桂上雨,
jīn duó yī shēng sōng miǎo fēng.
金鐸一聲松杪風。
hè jìng shí lái zhū xiàng cè, gē xún duō zài bǎo fān zhōng.
鶴靜時來珠像側,鴿馴多在寶幡中。
rú hé chén wài xū wèi qì, bù dé zhī gōng cǐ huì tóng.
如何塵外虛為契,不得支公此會同。
“不得支公此會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