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慘琪花葬羽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慘琪花葬羽衣”全詩
鶴有一聲應是哭,丹無馀粒恐潛飛。
煙凄玉笥封云篆,月慘琪花葬羽衣。
腸斷雷平舊游處,五芝無影草微微。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傷開元觀顧道士》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傷開元觀顧道士
協晨宮上啟金扉,
詔使先生坐蛻歸。
鶴有一聲應是哭,
丹無馀粒恐潛飛。
煙凄玉笥封云篆,
月慘琪花葬羽衣。
腸斷雷平舊游處,
五芝無影草微微。
譯文:
晨光協調,宮闕的金門打開,
朝廷派使者通知先生回去。
白鶴發出一聲似哭的叫聲,
靈丹沒有剩余,怕會離去。
迷霧凄涼,玉盒封著云紋文,
皎潔的月光慘淡地照耀花瓣,
埋葬了仙人的羽衣。
心傷得如此深,轉瞬間離開了樂土,
五芝(仙草)無影地微微搖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一首七絕。詩中表達了皮日休對觀顧道士及他所代表的仙人境界的懷念之情。
詩開篇以“協晨宮上啟金扉”形容莊嚴的景象,表明了皇帝詔使觀顧道士返回仙界的決定。隨后又用“鶴有一聲應是哭”,表達了人們對道士離別的遺憾之情。接下來的兩句“丹無馀粒恐潛飛”,形象獨特地描繪了靈丹(仙丹)消耗盡,使得道士隨時會離開塵世回到仙界的情景。
下半部分以“煙凄玉笥封云篆”和“月慘琪花葬羽衣”兩句,通過煙霧和月光的映照,表達了對仙人境界的遺憾和悲傷之情。最后兩句“腸斷雷平舊游處,五芝無影草微微”,則暗示了作者的心靈彷徨和無奈,表達了對道士離去和曾經和他共同游歷的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以清新雅致的語言描繪了觀顧道士的飄渺仙境和他在人間生活的離別,表達了作者對超凡境界的憧憬和對道士的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獨到描繪,使詩中情感更加深入人心,給人以美感和心靈的觸動。
“月慘琪花葬羽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g kāi yuán guān gù dào shì
傷開元觀顧道士
xié chén gōng shàng qǐ jīn fēi, zhào shǐ xiān shēng zuò tuì guī.
協晨宮上啟金扉,詔使先生坐蛻歸。
hè yǒu yī shēng yìng shì kū,
鶴有一聲應是哭,
dān wú yú lì kǒng qián fēi.
丹無馀粒恐潛飛。
yān qī yù sì fēng yún zhuàn, yuè cǎn qí huā zàng yǔ yī.
煙凄玉笥封云篆,月慘琪花葬羽衣。
cháng duàn léi píng jiù yóu chù, wǔ zhī wú yǐng cǎo wēi wēi.
腸斷雷平舊游處,五芝無影草微微。
“月慘琪花葬羽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