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人間逞顏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向人間逞顏色”全詩
莫向人間逞顏色,不知還解濟貧無。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金錢花》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金錢花》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作品。這首詩詞使用了比喻手法,通過表達金錢的本質和作用,傳達了對于財富的深刻思考和警惕。
詩詞的中文譯文可以是:
陰陽為炭地為爐,
鑄出金錢不用模。
莫向人間逞顏色,
不知還解濟貧無。
詩詞中的“陰陽為炭地為爐”,表達了金錢的生成過程,將陰陽(指天地的陰陽之氣)比作炭,將地(指自然界)比作爐,強調了金錢的根源和特殊性。詩句“鑄出金錢不用模”則進一步指出金錢的獨特之處,即金錢并非依賴于特定的模具或憑空舍棄。
下面兩句詩“莫向人間逞顏色,不知還解濟貧無”則通過勸誡人們不要過分追求虛飾之物,而是應該了解金錢的真正價值和作用。它呼吁人們不要只注重表面的虛榮,而是應該去關注解決貧困問題的重大意義。詩詞通過對金錢及其社會作用的思考,可能提醒人們不要盲目追逐金錢,而是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財富觀。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金錢的獨特生成過程的比喻,以及對人們對金錢的過分追求的批判,傳遞了對財富的深刻思考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它警示人們要正確看待金錢,正確處理財富與人生的關系。
“莫向人間逞顏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qián huā
金錢花
yīn yáng wèi tàn dì wèi lú, zhù chū jīn qián bù yòng mó.
陰陽為炭地為爐,鑄出金錢不用模。
mò xiàng rén jiān chěng yán sè, bù zhī hái jiě jì pín wú.
莫向人間逞顏色,不知還解濟貧無。
“莫向人間逞顏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