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顱咽云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顱咽云上”全詩
千顱咽云上,過半隨潮落。
其間風信背,更值雷聲惡。
天道亦裒多,吾將移海若。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漁具詩·滬(吳人今謂之籪)》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家用的漁具在吳地 (今江蘇南部) 被稱為籪。陸龜蒙寫了這首《漁具詩·滬(吳人今謂之籪)》,描述了漁具在洪水中的表現和漁民的命運。
中文譯文:
萬植草木長向浩瀚的洪波中生長,茂密的樹木倒在波濤之上。
千頭魚兒在云上吞噬,過半卻隨著潮水的退落。
風信背風飄逸而去,頂上還遭受雷聲的惡劣。
天道也是多變的,我決定遷移海邊去。
詩意:
這首詩以漁具籪為線索,描繪了洪水中漁民的困境。洪水猛烈,樹木倒塌,漁民的唯一生存手段漸漸變得無效。魚兒吞食云氣,漁民只能抓到一半,象征他們的收獲減少。風信向背,雷聲交加,暗示了艱難的自然環境。最后,詩人決定遷移到海邊,以尋求新的生計。
賞析:
這首詩以漁具為載體,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漁民的命運,抒發了作者對于環境變遷和生活困境的思考。洪水的猛烈,樹木的倒塌,漁民命運的轉變,都展示出一種不可控的力量。詩人以“風信背風”和“雷聲惡劣”這兩句描繪了漁民面對自然威脅時的默默承受,流露出對于不可預知命運的無奈。最后,詩人決定遷移海邊,尋求新的機遇,表達了堅韌不拔的生活態度和對于面對困境的勇氣。整首詩以簡潔的詞句,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境遇變遷的感受,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千顱咽云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ù shī hù wú rén jīn wèi zhī duàn
漁具詩·滬(吳人今謂之籪)
wàn zhí yù hóng bō, sēn rán dào lín báo.
萬植御洪波,森然倒林薄。
qiān lú yàn yún shàng, guò bàn suí cháo luò.
千顱咽云上,過半隨潮落。
qí jiān fēng xìn bèi, gèng zhí léi shēng è.
其間風信背,更值雷聲惡。
tiān dào yì póu duō, wú jiāng yí hǎi ruò.
天道亦裒多,吾將移海若。
“千顱咽云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