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同汗漫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同汗漫游”全詩
還同汗漫游,遂以江湖處。
如非一神守,潛被蛟龍主。
蛟龍若無道,跛鱉亦可御。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漁具詩·種魚》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具詩·種魚》是唐代陸龜蒙的作品,描寫了種植魚類的景象。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鑿池收赪鱗,疏疏置云嶼。
還同汗漫游,遂以江湖處。
如非一神守,潛被蛟龍主。
蛟龍若無道,跛鱉亦可御。
詩意: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于養殖魚類的熱愛,通過描繪鑿池、種魚和鱗片晃動的畫面,表達了對自然生態的熱愛和渴望。在讓人安寧的池塘里,詩人宛如云嶼一般,與魚兒一同暢游,靜靜地享受著湖泊的寧靜與美麗。然而,詩人同時也提醒讀者,如果沒有和諧共存的精神,人類將會受到邪惡勢力的威脅,即使是跛腳的鱉也能取代蛟龍的位置。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靜謐而美麗的養殖景象。鑿池、種魚、收獲赪鱗的過程中,詩人善于捕捉細節,憑著對自然和生活的敏銳觀察,以細膩的筆觸繪出了一幅生動的畫面。從詩中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領悟,透過寧靜的池塘景象,傳達出詩人寧靜自在的生活態度。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運用了比喻手法,將蛟龍和跛鱉作為對比,表達了對善與惡、正義與邪惡的思考。即使是力量較小的鱉也能夠取代邪惡的蛟龍,強調了道義與正義的力量。這種比喻在詩中多少有些借題發揮之嫌,但其表達了詩人對正義和道義的追求,表現出堅持正義、消除邪惡的主題。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細膩描寫和深入思考,表達出了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領悟以及對正義的追求。
“還同汗漫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ù shī zhǒng yú
漁具詩·種魚
záo chí shōu chēng lín, shū shū zhì yún yǔ.
鑿池收赪鱗,疏疏置云嶼。
hái tóng hàn màn yóu, suì yǐ jiāng hú chù.
還同汗漫游,遂以江湖處。
rú fēi yī shén shǒu, qián bèi jiāo lóng zhǔ.
如非一神守,潛被蛟龍主。
jiāo lóng ruò wú dào, bǒ biē yì kě yù.
蛟龍若無道,跛鱉亦可御。
“還同汗漫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