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石遲后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倚石遲后侶”全詩
朝隨稚子去,暮唱菱歌還。
倚石遲后侶,徐橈供遠山。
君看萬斛載,沈溺須臾間。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漁具詩·舴艋》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具詩·舴艋》中的舴艋是一種古代的漁船,在詩中象征著詩人所處的漁船生活。詩人陸龜蒙寫道,舴艋的篷棹是朝夕的伴侶,和它相處的時候感到很自然很閑適。他早上隨著稚子一起出海捕魚,傍晚則回來唱著菱歌。詩人依靠著石頭,慢悠悠地和伙伴一起劃船,慢慢地接近遠山。詩人告訴讀者看著密密麻麻裝滿漁獲的船,暫時沉浸其中是值得的。
詩意:這首詩以漁具為題材,通過描寫舴艋的篷棹和船上的漁事生活,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溫馨舒適的情感。詩人以舴艋為載體,表達了一種簡單自然、閑適寧靜的生活態度。他通過描述自己在船上的瑣事和日常生活,呼應了他內心深處的安寧和愉悅。
賞析:這首詩以漁船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安寧宜人、恬靜自然的田園畫面。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讓讀者感受到了舴艋帶來的舒適和寧靜。詩人同時也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向往,對繁忙世界的超脫。這首詩通過漁具的意象,呈現了一種富有詩意和哲理的美學境界,展現出詩人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和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形象生動,給人以美好的心境和深思。
“倚石遲后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ù shī zé měng
漁具詩·舴艋
péng zhào liǎng sān shì, tiān rán xiāng yǔ xián.
篷棹兩三事,天然相與閑。
cháo suí zhì zǐ qù, mù chàng líng gē hái.
朝隨稚子去,暮唱菱歌還。
yǐ shí chí hòu lǚ, xú ráo gōng yuǎn shān.
倚石遲后侶,徐橈供遠山。
jūn kàn wàn hú zài, shěn nì xū yú jiān.
君看萬斛載,沈溺須臾間。
“倚石遲后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