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似氛埃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似氛埃滅”全詩
時于浪花里,并下藍英末。
傾馀精爽健,忽似氛埃滅。
不合別觀書,但宜窺玉札。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煮茶》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煮茶》是唐代詩人陸龜蒙創作的一首詩。該詩以品茶為題材,描繪了一個人在松間閑坐,觀賞著松上的雪花,同時煮茶。詩中表達了一種寧靜、清新、純粹的境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
時于浪花里,并下藍英末。
傾馀精爽健,忽似氛埃滅。
不合別觀書,但宜窺玉札。
意境描繪了一個人坐在松樹叢中,享受著閑暇時光,同時凝視著松樹上落下的雪花。這個場景發生在浪花之間,似乎雪花是從天空中灑落下來的。詩人將松雪的情景與煮茶配上,展示了品茶時的寧靜和快樂。詩人也提到傾倒茶湯時的清新和健康,突然間,煙塵就像從茶湯中消散,提醒人們要遠離塵世的喧囂。詩人認為,這是一種不適合閱讀書籍的時刻,而更適合細細品味茶湯的氣息。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品茶的情景。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松上的雪花與煮茶的場景相結合,創造出一種自然靜謐的氛圍。通過描述煮茶時的精神愉悅和清新,詩人抒發了對清凈寧靜生活的向往。整首詩以松間的雪和煮茶作為象征,寓意了詩人尋求虛無的境界和對精神舒適的渴望。
這首詩所表達的詩意和賞析可以歸納為:追求清凈寧靜、遠離喧囂擾人的生活。詩人通過品茶的場景,傳達了對自然與心靈的交流與溝通的渴望。這種渴求表現出詩人對于心靈慰藉和舒適享受的追求,與忙碌喧囂的現實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體而言,這首詩帶給讀者一種淡泊明凈、自在逍遙的心靈享受。
“忽似氛埃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xí měi chá jù shí yǒng zhǔ chá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煮茶
xián lái sōng jiān zuò, kàn zhǔ sōng shàng xuě.
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
shí yú làng huā lǐ, bìng xià lán yīng mò.
時于浪花里,并下藍英末。
qīng yú jīng shuǎng jiàn, hū shì fēn āi miè.
傾馀精爽健,忽似氛埃滅。
bù hé bié guān shū, dàn yí kuī yù zhá.
不合別觀書,但宜窺玉札。
“忽似氛埃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