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府中持簡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道府中持簡牘”全詩
只道府中持簡牘,不知林下訪漁樵。
花盤小墢晴初壓,葉擁疏籬凍未燒。
倚仗遍吟春照午,一池冰段幾多消。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奉和襲美見訪不遇》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襲美見訪不遇》是唐代陸龜蒙所作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作者愁煙岸上的老塵囂,病重時扶病而兒子替他劚養的情景。他希望能收到來自朝廷的信件,但卻不知道他在林間找漁樵的事情。詩中描述了盛開的花朵和擁擠的葉子,以及冰冷的池塘和溫暖的陽光。
譯文:
為愁煙岸老塵囂,
我病重時,兒子扶病,替我劚翠苕。
只道府中送簡牘,
卻不知我在林間訪漁樵。
花朵盛開在小盤子上,晴天初占據了它們。
樹葉擁擠在稀疏的籬笆上,還沒被冬天的寒冷燒掉。
我倚在拐杖上吟詩,春光日照午時。
一池冰塊漸漸融化,多少已經消失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獨特的表現手法,描寫了他愁緒纏繞的現實境況。作者身處煙岸的塵囂中,同時被病魔所困,需要兒子的幫助。他期待朝廷的官文能送到他手中,但他卻對自己的子孫后代找漁樵的事情一無所知。
詩中以自然景物來襯托作者的內心感受,這是一種富有詩意的手法。盛開的花朵和擁擠的樹葉分別象征著春天的來臨和冬天即將過去。詩人倚仗著拐杖吟詩,表現了詩人堅強的意志和追求美好的心靈狀態。冰塊的消融也折射出生命的虛弱和短暫。
整首詩通過描寫塵囂和內心的沖突,表達了作者對現實困境的思考和追求自由、寧靜的愿望。它展現了唐代文人的獨特情感和審美追求,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自然的細致觀察。
“只道府中持簡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xí měi jiàn fǎng bù yù
奉和襲美見訪不遇
wèi chóu yān àn lǎo chén xiāo, fú bìng hū ér zhǔ cuì sháo.
為愁煙岸老塵囂,扶病呼兒劚翠苕。
zhī dào fǔ zhōng chí jiǎn dú,
只道府中持簡牘,
bù zhī lín xià fǎng yú qiáo.
不知林下訪漁樵。
huā pán xiǎo bá qíng chū yā, yè yōng shū lí dòng wèi shāo.
花盤小墢晴初壓,葉擁疏籬凍未燒。
yǐ zhàng biàn yín chūn zhào wǔ, yī chí bīng duàn jǐ duō xiāo.
倚仗遍吟春照午,一池冰段幾多消。
“只道府中持簡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