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銖秋石欲成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數銖秋石欲成霜”全詩
月苗杯舉存三洞,云蕊函開叩九章。
一掬陽泉堪作雨,數銖秋石欲成霜。
可中值著雷平信,為覓閑眠苦竹床。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寄襲美》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寄襲美》是陸龜蒙寫的一首詩歌,描述了在四月十五道家齋日的道室中的景象。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烏飯新炊芼臛香,
道家齋日以為常。
月苗杯舉存三洞,
云蕊函開叩九章。
一掬陽泉堪作雨,
數銖秋石欲成霜。
可中值著雷平信,
為覓閑眠苦竹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四月十五日道家齋日的場景。烏飯新炊,芼臛香味撲鼻而來,道家齋日是一種常態。月苗杯舉著保存著道教經典的三洞杯,云蕊函打開了九章經文。陽泉的一掬水可以用來降雨,秋石的幾銖重即將變成霜。這里的雷平指的是雷平信,意味著那種雷聲平穩無聲的狀態,詩人希望能夠在這種寧靜中找到一個苦竹床來休息。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高雅的語言表達了道家齋日的靜謐場景。詩人通過描繪食物的香味、道教經典的保存、自然元素的運用等,展現了一種道家修行者在齋日中的寧靜與神秘。詩中的雷平信象征著極為平靜的狀態,而苦竹床則代表了無欲無求的境界。整首詩以自然的景象和修行的狀態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與道相合的向往。
“數銖秋石欲成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yuè shí wǔ rì dào shì shū shì jì xí měi
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寄襲美
wū fàn xīn chuī mào huò xiāng, dào jiā zhāi rì yǐ wéi cháng.
烏飯新炊芼臛香,道家齋日以為常。
yuè miáo bēi jǔ cún sān dòng,
月苗杯舉存三洞,
yún ruǐ hán kāi kòu jiǔ zhāng.
云蕊函開叩九章。
yī jū yáng quán kān zuò yǔ, shù zhū qiū shí yù chéng shuāng.
一掬陽泉堪作雨,數銖秋石欲成霜。
kě zhōng zhí zhe léi píng xìn, wèi mì xián mián kǔ zhú chuáng.
可中值著雷平信,為覓閑眠苦竹床。
“數銖秋石欲成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