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吏多來拾翠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候吏多來拾翠洲”全詩
居人愛近沈珠浦,候吏多來拾翠洲。
賨稅盡應輸紫貝,蠻童多學佩金鉤。
之君不戀南枝久,拋卻經冬白罽裘。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奉和襲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盡之官直到秋,
嶺云深處憑瀧樓。
居人愛近沈珠浦,
候吏多來拾翠洲。
賨稅盡應輸紫貝,
蠻童多學佩金鉤。
之君不戀南枝久,
拋卻經冬白罽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陸龜蒙為了祝賀李明府赴南海就任而作。詩人在詩中以田園風光描繪了南海的景象并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贊美和祝賀之情。
首先,詩人在第一、二句中提到“春盡之官直到秋,嶺云深處憑瀧樓”。這里描述了詩人的官職長時間地延續著,不論春天已過,等到秋天依然在南方大山(嶺云)深處,憑借著瀧樓(又稱觀湖亭)來觀看美景。
接下來,詩人在第三、四句中表現出人們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居人愛近沈珠浦”,沈珠浦是南海一處名勝景點,這里有美麗的沈珠湖,人們喜歡聚集在這里。而“候吏多來拾翠洲”,描述了南海風景優美,官吏們都前來游覽。
接下來,詩人在第五、六句中提到“賨稅盡應輸紫貝,蠻童多學佩金鉤”。這里描述了南海地區的富庶和文化。南海屬于繁盛的地方,向朝廷納貢的時候,獻上的貢品都是珍貴的紫貝。蠻童們也在這個地方學習著佩戴金鉤的技藝,展現了南海地區的文化繁榮。
最后,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說道“之君不戀南枝久,拋卻經冬白罽裘”,表達了李明府對南海不舍的情感。李明府雖然在南海有著美麗的景色和繁榮的文化,但他仍然無法久留,不舍得離開南方,放下他身上經過冬天的白色罽裘。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田園風光為背景,通過描繪南海的美景和繁榮文化,表達了對李明府的祝賀和對南海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李明府離開南海的不舍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明府的情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候吏多來拾翠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xí měi sòng lǐ míng fǔ zhī rèn nán hǎi
奉和襲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
chūn jǐn zhī guān zhí dào qiū, lǐng yún shēn chù píng lóng lóu.
春盡之官直到秋,嶺云深處憑瀧樓。
jū rén ài jìn shěn zhū pǔ,
居人愛近沈珠浦,
hòu lì duō lái shí cuì zhōu.
候吏多來拾翠洲。
cóng shuì jǐn yīng shū zǐ bèi, mán tóng duō xué pèi jīn gōu.
賨稅盡應輸紫貝,蠻童多學佩金鉤。
zhī jūn bù liàn nán zhī jiǔ, pāo què jīng dōng bái jì qiú.
之君不戀南枝久,拋卻經冬白罽裘。
“候吏多來拾翠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