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空懷碧餑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茶器空懷碧餑香”全詩
經抄未成拋素幾,錫環應撼過寒塘。
蒲團為拂浮埃散,茶器空懷碧餑香。
早晚卻還宗炳社,夜深風雪對禪床。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和訪寂上人不遇》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訪寂上人不遇》的中文譯文如下:
芭蕉霜后石欄荒,
林下無人閉竹房。
經抄未成拋素幾,
錫環應撼過寒塘。
蒲團為拂浮埃散,
茶器空懷碧餑香。
早晚卻還宗炳社,
夜深風雪對禪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陸龜蒙寫給寂上人的。詩人在詩中描繪了一個寂靜冷落的景象,表達了對寂上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描繪了一幅荒涼的景象:霜后的芭蕉樹,冷落的石欄,無人居住的竹房。這些景物形象地表達了孤獨和寂寞的感覺。
接著,詩人提到抄經的事情,卻未能完成任務,拋下了素幾(書寫經文的桌子)。錫環(和尚常用的一種用來敲木魚的器具)在寒塘中發出回響,暗示著寂上人的離去。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蒲團(打坐時所坐的墊子)上散落的浮埃,茶器中仍然存有碧餑香(一種茶點)。這些細節描寫了長時間沒有人居住的痕跡,彰顯了荒涼和悲涼的氛圍。
然而,詩人最后表達了對寂上人的期待和思念。詩人說“早晚卻還宗炳社”,即希望寂上人能夠回來、重新擔任宗炳社(梁朝僧人)的職責。夜深時,詩人面對冷風飄雪,獨自坐在禪床上,想象著寂上人的歸來。
整篇詩以寂靜、冷落的景象為背景,表達詩人對寂上人的思念之情。通過草木蕭疏、抄經未完成的細節描寫,詩人刻畫了一個冷寂而充滿思念的畫面。詩中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一種清冷憂郁的感覺。
“茶器空懷碧餑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fǎng jì shàng rén bù yù
和訪寂上人不遇
bā jiāo shuāng hòu shí lán huāng, lín xià wú rén bì zhú fáng.
芭蕉霜后石欄荒,林下無人閉竹房。
jīng chāo wèi chéng pāo sù jǐ,
經抄未成拋素幾,
xī huán yīng hàn guò hán táng.
錫環應撼過寒塘。
pú tuán wèi fú fú āi sàn, chá qì kōng huái bì bō xiāng.
蒲團為拂浮埃散,茶器空懷碧餑香。
zǎo wǎn què hái zōng bǐng shè, yè shēn fēng xuě duì chán chuáng.
早晚卻還宗炳社,夜深風雪對禪床。
“茶器空懷碧餑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