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來風約半池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來風約半池明”全詩
不用臨池更相笑,最無根蒂是浮名。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和襲美木蘭后池三詠·浮萍》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襲美木蘭后池三詠·浮萍》是唐代陸龜蒙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池塘中的浮萍景象,并抒發了作者對虛浮名利的看法。
詩中描繪了一個晚上的場景,微風吹拂著池塘的水面,使得水面上漂浮的浮萍在半池明亮的光線下呈現出重疊的綠色。作者觀察到,這些浮萍并不需要靠近池塘來回看自己的倒影,它們也沒有繁衍生息的根蒂,只是游離在水面上,沒有實際的存在感。作者通過描寫浮萍,寓意著人們追求虛浮名利所展示出的行為和態度,也只是暫時的光芒,沒有真正的實質和價值。
這首詩憑借簡潔而有力的表達方式,以浮萍作為象征,表達了對虛浮名利的批判和對真實價值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出社會中常見的人云亦云、薄有根基的現象,寄托了對人們追求虛榮、浮華生活的警示和反思。詩中運用了綠色、浮萍等象征形象,使詩意更加深刻。整首詩憑借著短小精悍的篇幅,直指現實,顯示了作者對世俗虛幻之景不屑一顧的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浮萍為隱喻,傳遞了對虛浮名利的批判和對真實價值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晚來風約半池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í měi mù lán hòu chí sān yǒng fú píng
和襲美木蘭后池三詠·浮萍
wǎn lái fēng yuē bàn chí míng, chóng dié qīn shā lǜ jì chéng.
晚來風約半池明,重疊侵沙綠罽成。
bù yòng lín chí gèng xiāng xiào, zuì wú gēn dì shì fú míng.
不用臨池更相笑,最無根蒂是浮名。
“晚來風約半池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