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湘漓是桂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是湘漓是桂林”全詩
如何兩地無人種,卻是湘漓是桂林。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和襲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襲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是唐代陸龜蒙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繪桂子的生長和贊美其美麗為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霜實常聞秋半夜,
天臺天竺墮云岑。
如何兩地無人種,
卻是湘漓是桂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桂子作為表象,通過描繪桂子的生長和分布情況,表達了作者對桂子之美的贊美。
首聯寫桂子豐實的情景,形容桂子結實成熟的樣子,提到了秋天夜晚常常能聞到霜實的氣息。而第二聯的“天臺天竺墮云岑”,則描繪了桂子層林的景象,在天臺和天竺山區,桂子長滿了山岑,形成一幅美麗的景色。
接下來兩句“如何兩地無人種,卻是湘漓是桂林”,點出了桂子的特殊之處。雖然桂子的生長地是天臺和天竺山,卻也可以在湘漓和桂林等地找到。這種在不同地方都能生長的特點,使得桂子成為一種與生俱來的美麗之物。
整首詩以描繪桂子的生長和美麗為主題,通過對桂子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驚嘆之情。詩中的桂子不僅象征了秋天的豐收和美好,也寓意了高潔和堅貞。通過描繪桂子的景象,詩人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卻是湘漓是桂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í měi tiān zhú sì bā yuè shí wǔ yè guì zǐ
和襲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shuāng shí cháng wén qiū bàn yè, tiān tāi tiān zhú duò yún cén.
霜實常聞秋半夜,天臺天竺墮云岑。
rú hé liǎng dì wú rén zhǒng, què shì xiāng lí shì guì lín.
如何兩地無人種,卻是湘漓是桂林。
“卻是湘漓是桂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