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僧彈指繞荷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伴僧彈指繞荷塘”全詩
風林月動疑留魄,沙島香愁似蘊情。
雪骨夜封蒼蘚冷,練衣寒在碧塘輕。
人間飛去猶堪恨,況是泉臺遠玉京。
經秋宋玉已悲傷,況報胎禽昨夜亡。
霜曉起來無問處,伴僧彈指繞荷塘。
分類:
《和皮日休悼鶴》魏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皮日休悼鶴
直欲裁詩問杳冥,
豈教靈化亦浮生。
風林月動疑留魄,
沙島香愁似蘊情。
雪骨夜封蒼蘚冷,
練衣寒在碧塘輕。
人間飛去猶堪恨,
況是泉臺遠玉京。
經秋宋玉已悲傷,
況報胎禽昨夜亡。
霜曉起來無問處,
伴僧彈指繞荷塘。
《和皮日休悼鶴》是唐代魏樸創作的一首詩。該詩向已逝的鶴表達了悼念之情,并以此為出發點,反思生命和存在的意義。
詩意:
詩人直欲“裁詩問杳冥”,即用詩歌的形式去詢問生死的秘密,探索靈魂的涵義。然而,他意識到即使靈魂也是虛浮的,只是如同人世間的一場幻夢。風林月動,似乎也只是魂魄的留戀,沙島的香氣中似乎也蘊含著一份愁思和情感。
詩人用“雪骨夜封蒼蘚冷”來形容已逝的鶴,暗示了它冰冷的尸體被冰雪所覆蓋,而骨頭下的蒼苔更顯冷寂。練衣寒在碧塘輕,表達了詩人與已逝的鶴之間的親近和感傷之情。人們在世間的飛行只會引起更多的痛苦和悲傷,泉臺遠離玉京,更是令人無比憂傷。
詩人提到宋玉,意指古代文人所創作的詩篇,而經過秋季的洗禮,這些詩篇也會變得更加悲傷,更加真實。更甚者,報胎禽昨夜亡,詩人感慨鶴被殺后報恩的禽鳥也在昨夜亡,揭示了世間生滅的無常和無奈。
最后,詩人寫道,清晨霜曉起來,沒有什么地方可以尋訪和問津,只能與僧人一起彈指繞過荷塘,尋求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賞析:
魏樸以精細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富有哲理的畫面。他通過表達對已逝鶴的悼念,反思了生命和存在的意義。他對人世間的苦難和無常有著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展示了對靈魂和超脫的追求。
詩中的意象清晰而深遠,通過描寫鶴的冰冷遺體、風林月動和沙島的香氣,以及與僧人一起彈指繞過荷塘的畫面,使詩篇充滿了禪宗的氣息。整首詩以悲愁和哲理的主題為核心,表達了對生死的思考和對追求內心平靜的渴望。
《和皮日休悼鶴》深入探索了人生的哲學問題,張揚了禪宗的中心思想,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意象來表達深情和哲理,使這首詩成為了一幅意境深遠、富有內涵的畫卷。
“伴僧彈指繞荷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í rì xiū dào hè
和皮日休悼鶴
zhí yù cái shī wèn yǎo míng, qǐ jiào líng huà yì fú shēng.
直欲裁詩問杳冥,豈教靈化亦浮生。
fēng lín yuè dòng yí liú pò,
風林月動疑留魄,
shā dǎo xiāng chóu shì yùn qíng.
沙島香愁似蘊情。
xuě gǔ yè fēng cāng xiǎn lěng, liàn yī hán zài bì táng qīng.
雪骨夜封蒼蘚冷,練衣寒在碧塘輕。
rén jiān fēi qù yóu kān hèn, kuàng shì quán tái yuǎn yù jīng.
人間飛去猶堪恨,況是泉臺遠玉京。
jīng qiū sòng yù yǐ bēi shāng, kuàng bào tāi qín zuó yè wáng.
經秋宋玉已悲傷,況報胎禽昨夜亡。
shuāng xiǎo qǐ lái wú wèn chù, bàn sēng tán zhǐ rào hé táng.
霜曉起來無問處,伴僧彈指繞荷塘。
“伴僧彈指繞荷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